热门搜索:

公司提供ISO认证、GRS认证、ISO9001认证、ISO22000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ATF16949认证、ISO27001认证等项目的咨询顾问培训辅导(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ATF16949认证需要什么材料

    更新时间:2025-01-31   浏览数:75
    所属行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货地址:福建省厦门  
    产品数量:9999.00次
    价格:¥60000.00 元/次 起
    6.1质量成本项目:
    根据公司所发生的各项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6.2收集及统计质量成本数据:
    6.2.1预防成本
    6.2.1.1质量保证培训费用,管理部统计。
    6.2.1.2质量管理活动费用,管理部统计。
    6.2.1.3质量改进措施费用,管理部统计。
    6.2.1.4质量评审费用,财务部统计。
    6.2.1.5工资及福利费用,管理部统计。
    6.2.2鉴定成本:
    6.2.2.1检测设备折旧费用:财务部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表统计
    6.2.2.2检验与实验设备校验费用;品质部统计
    6.2.2.3检验与实验设备维修费用:财务部统计
    6.2.2.4外送检验与实验费用:财务部统计
    6.2.3内部失效成本
    6.2.3.1报废品损失费用:财务部统计
    6.2.3.2产品返工工时费:生产部统计
    6.2.3.3停机损失费用:生产部统计
    6.2.3.4质量事故处理费:品质部统计
    6.2.4外部失效成本
    6.2.4.1客户索赔费用:市场部统计
    6.2.4.2产品退货损失费用:市场部统计
    6.2.4.3到客户处处理质量问题的费用:品质部统计
    6.2.5各部门将统计数据交由财务进行汇总,记录于《质量成本月报表》。
    6.3数据分析
    6.3.1质量成本数据每月分析一次。
    6.4制订对策
    6.4.1当预防和鉴定成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时,品质部提出改善措施。
    6.4.2质量成本**出预定目标时提出改善措施。
    6.5效果确认
    6.5.1每月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时,对上月的改善措施进行确认。
    6.5.2每年制定质量成本报告。

    6.4检测量具设备维修:
    6.4.1维修时机:
    A. 使用部门发现量测器具设备损坏、失准、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
    B. 日常校正及稽查时发现量测器具设备失准、损坏、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
    C. 量测器具设备异常时,使用部门通知品保部,品保部人员可通过简易调整或数据修正动作进行修复者*开立维修单;若品保部人员无法修复,必要时开立《异常器具改善单》说明异常原因,使用部门回复异常原因及改善对策。
    6.4.2 维修流程:使用部门开立维修单→品保部确认损坏原因张贴暂停使用标签→若内部无法进行维修由采购部负责联系厂外维修→维修后由品保部校正合格张贴合格标签→使用部门投入使用。
    6.5检测量具设备报废:
    6.5.1当检测量具设备无法修复、无维修价值、丢失之情况,由品保部填写《异常器具改善回馈单》中说明,由总经理批准后,作报废处理,并在《计量器具一览表》上注销。
    6.5.2 报废计量器具处理方式:方便移动,且体积较小的计量器具(如秒表、量针、卡尺、千分尺、温湿度计等)报废后需交由品保部进行统一存放,品保部人员将报废品放置在器具异常区。使用部门开立《报废单》,将报废品退给品保部进行处理。体积较大不便移动的计量器具由保管单位进行隔离封存或交由仓储部处理,严禁放置在生产现场。
    6.5.3 惩处:计量器具因人为损坏、丢失、非维修人员自行拆卸导致无法修复之情况经品保部人员仔细核查后给出较终结论,依其造成损失的金额按照公司惩处规定给予相应的惩处。
    6.6计量器具校正:
    6.6.1 校正计划:本公司所有器具依照《 年计量器具校正计划表》进行系统管理执行。
    6.6.2 外校:外校之计量器具,由品保部按照《 年计量器具校正计划表》时间提**个月,将下月需外校之计量器具清单以邮件方式发送各相关部门要求其在送校日期前将计量器具送至品保部。品保部人员将外校计量器具安排外校。
    6.6.3计量器具游校﹕品保部人员将需要游校之清单发送给各使用部门要求其在安排的校验日期前做好配合工作。游校日期由品保部人员与外校单位商议后确认,由采购跟催外部仪校单位,要求其必须在外校有效期前安排校验。
    6.6.4 外校证书确认:送外校验及游校完成后采购通知品保进行验收,品保负责人员拿到校正证书,按照《外校报告一览表》 中的确认项目对外校证书进行确认动作,保证信息一致有效,结果满足公司内部要求。
    6.6.5计量器具内校:相关使用单位应在校验日期前(包含校验日期)3-10天将可方便移动之计量器具送至品保部进行校正;对于不便于移动之计量器具,由品保部人员到现场进行校正,各相关单位需做好工作安排,配合品保部完成校正工作。
    6.7仪校标签使用说明:
    A. 浅绿色:标示在内/外校合格的计量器具上;内/外校验合格的计量器具,需张贴“校验合格”标签,外校计量器具在卷标确认人一览注明外校单位名称简写(例如:昆山 * *)。
    B. 红色:使用于量测器具长期未使用、待维修、待报废等非合格状态时标示;暂停使用之计量器具在重新启用后,必须通过校验室校正合格方可使用。
    6.8人员培训:检测人员应经过相应培训方能上岗,必要时应委外培训。具体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
    6.9测量室环境及计量器具存放环境管控:温湿度管控范围:20±2℃,50±25%RH;

    4.3 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
    4.3.1**法律、法规、标准类资料、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等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产品的技术要求等由办公室整理分类,建立信息库,并提供适宜的环境保存,确保已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4.3.2 办公室根据生产、检验等不同过程的需要,提供各部门所需信息的拷贝,各部门也可在办公室调阅所需的信息,办公室负责对上述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
    4.4各部门应对接收传递的信息予以记录。
    4.5信息沟通控制流程图(见附录)
    5. 相关文件
    5.1《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
    5.2《顾客服务控制程序》
    5.3《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联络单》
    6.1 进料检测:
    6.1.1 原材料进公司后,采购人员要求供应商向品保部提供材质报告单。品保人员根据仓管送检单据对其进行验证并把检验结果记录在送检单据上。对于顾客方规定必须进行理化测试的原材料,由质量人员制定信赖性测试由采购课负责试样委外测试。委外测试期间该原材料由仓库保管员挂上待处理牌。委外测试报告收到,若合格,由仓管员按《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和《仓库管理作业规范》入库存放。委外加工品进厂时由仓库通知品保课进行检验填写《检验报告》;
    ※6.1.2 进料检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常规品质检验,一部分是HS/信赖性监视测量。需要在来料、制程、成品三个阶段按照测试计划进行HS/信赖性监视测量,而且所有**物料,不能对有害物质测试**,确保产品满足HSF要求。检验和试验的文件,每一项检验或试验活动必须有详细的文件。
    6.1.2.1 详情包括,客户有特别要求时依客户要求执行﹕
    6.1.2.1.1校核的参数和可接受的公差;
    6.1.2.1.2统计技朮,控制图等的使用;
    6.1.2.1.3抽样计划﹐包括频次﹐样本量及验收准则;
    6.1.2.1.4不合格的处理;
    6.1.2.1.5要记录的数据;
    6.1.2.1.6缺陷分类计划;
    6.1.2.1.7*一个或一批检验项目的方法;
    6.1.2.1.8信赖性、功能和特殊特性试验;
    6.1.2.2检验和试验记录---检验和试验记录包括:
    6.1.2.2产品标识;
    6.1.2.2检验的产品的数量;
    6.1.2.2所遵循的形成文件的检验程序;
    6.1.2.2执行试验和检验的人员;
    6.1.2.2检验和/或试验的日期;
    6.1.2.2所发现的缺陷的数量﹐类型和严重性;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哪家好
    6.1采购及验收:
    6.1.1需求部门提出申请及使用说明,由品保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评估。
    6.1.2采购部门依据请购内容向厂商订购,由品保部将量测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精度及数量等内容录入采购申请单上,由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6.1.3量测器具购回后,由品保部和使用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交保管员标识入帐,并由品保部开出领料单领出,并由品保部人员记录于《计量器具一览表》中。不合格的交采购课与厂商联系退货。
    6.1.4厂商在计量器具交货时应附有该产品之出厂合格证或校验报告,保证该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有所依据。
    6.1.5 收货程序:厂商→品保→采购→仓库→品保→使用部门。
    6.1.6 验收:量测器具购置入厂时,由品保部会同使用部门,依请购之要求验收及进行入厂初校核对或由厂商提供校验证明,以确保其准确度,验收合格标示合格标签。
    6.2校准及标识:
    6.2.1新购的量测器具校准后方可使用。
    6.2.2使用中的量测器具应按《 年计量器具校正计划表》中规定的检定周期定期检定。
    检定记录由品保部负责计量器具的人员登记在《计量器具一览表》上,并予以
    妥善保存,以便查阅。
    6.2.3检定后的合格标识应贴在量测器具上,若因检测设备太小不便张贴的,应将合
    格标识贴在其包装上,量测器具使用完毕时立即放回包装中。标识不清楚的检量测器具禁止使用。
    6.2.4量测器具委外检定时,该单位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
    6.2.5不便外送的量测器具,请具有资格的单位派人来公司检定。
    6.2.6自制量测器具由品保部按《计量管理规范》定期检定,并填写《自制检具校单》。
    6.3使用与维护:
    6.3.1使用部门在使用量测器具时应依以下原则作业:
    A. 使用部门需使用量测器具时,由使用部门人员到品保部负责量测器具设备的人员领用手续,由品保部负责计量器具的人员签字后,才能领用。
    B. 量测器具设备之操作使用方法,由品保部人员负责教育训练,必要时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授课教育训练。
    C. 使用部门在使用量测器具设备前先确认是否张贴有校验标签:若为绿色合格标签,确认下次校正日期是否有效;若为红色暂停使用标签,在重新启用时需通知品保部进行校正,校正合格标示合格标签后方可使用。
    D. 当量测器具设备卷标出现标签残缺不全、字迹不清、下次校验日期过期等异常时,现场使用部门人员须及时通知品保部进行确认处理。
    E. 当量测器具设备损坏、测量失准时现场使用单位人员因及时通知品保部进行确认处理。
    6.3.2量测器具使用人员应按相关文件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其精度;当需调整时,应由具备一定资格的人员进行,以防调整不当而失效。
    6.3.4检测设备使用人员和保管人员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检测设备时,要遵守使用说明书或相关规定,做好防尘、防震、防碰撞及确保要求的使用环境以避免破坏或毁损。
    6.3.5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检测设备由品保部负责计量的人员予以封存,并注明“封存”字样。封存后启用的检测设备若在检定有效期内,可直接领用,**过检定期限的应重新检定方可领用。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哪家好
    6.1 进料检验标识:
    ※6.1.1厂商的原材料及辅料来货时,需有明确的标识(包括环保标识),如未贴标识(包括环保标
    识),将视为HSF不合格品处理,放置在不合格品区域。仓管人员依《仓库管理作业规范》对所有物料之收货,核对供应商送货单上的内容与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内容是否相符(包括供应商名称,品名,规格,数量),核对无误后由仓管人员放置于待检区,不同原物料不可混放;
    6.1.2 一箱物料只允许放一种料号物料,外箱料号标签只贴一张,贴在窄侧面的右上角,外箱料号标签不可涂改,料号标签填写对应信息(客户/供应商、生产日期、机种/品名、料号、数量、班别、工单/批号、检验员、下工序、备注)客户/供应商不允许出现中文名称,一律以首字母代替,比如特兴,即写TX,数量单位以pcs计算,一批来料只允许出现一个零数箱,零数箱需有醒目的“零数箱”标签零数标签底色为黄色,大小长5CM*宽2.5CM,18号微软雅黑字体外箱料号标签:长6.5CM*宽6CM。
    6.1.3通知IQC检验,IQC依《检验与测量控制程序》及相关规范对物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贴
    相应合格标签,并记录检验结果,检验需记录每批的生产日期/批号。
    6.1.4检验合格之物料入库时由仓管员确保标识的完整且易于识别,不可随意涂改、损毁。
    6.1.5如客户要求的材料和成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标准不一致时,需要对相关物料进行标识和隔
    离。
    6.1.6仓储单位所有原物料发放都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需要时导入颜色管理,以利先进先出原则
    的执行,对库存**保质期之物料查明原因并实时、定期提报处理,防止呆滞料。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哪家好
    6.2 纠正措施:
    6.2.1 纠正措施的时机
    A. 严重或成批的不合格的发生。
    B. 顾客抱怨或退货时。
    C. 内外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
    D. 其它情形。
    6.2.2 当发生上述情形,由相关部门填写《不合格及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6.2.3 品保部负责技术生产方面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的验证确认。
    6.2.4 对于顾客退回的产品,由市场部会同品保部及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措施,由责任部门负责实施。
    6.2.5 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时,应考虑过去的类似产品和过程的不合格,彻底消除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6.3 预防措施:
    6.3.1 预防措施信息的来源
    A. 利用各种质量记录、统计、质量反馈等信息,经分析需采取预防措施。
    B. 内外评审中提出引起注意的问题。
    C. 多次发生不合格或多次信息中出现的不合格问题。
    D. 服务报告和顾客的意见中发现潜在的不合格问题。
    ※E. 增加定期对防呆技术进行失效验证。
    6.3.2 信息来源需采取预防措施时,分别按技术、生产方面或质量体系方面不同流程进行。
    6.3.3 品保部对技术、生产方面的预防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确认,质量体系方面由管理代表或*人员负责对预防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确认。
    6.4 为了避免重复发生质量异常,当出现客户投诉、质量体系出现重大异常时,可采用8D报告《问题纠正/预防措施报告(8D)》的方法识别和消除根本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6.4.1异常发生后需由品保部开立《问题纠正/预防措施报告(8D)》,如客户有特定要求时则按客户要求执行;
    6.4.2在责任部门明确的情况下,厂内8D需在异常发生后12H内开立;客诉8D在24H内开立;供应商(委外厂商)需在24小时内开立;
    6.4.3 团队作业规定:若异常需跨部门改善则由责任部门主管主导,相关单位协助,共同参与真因的分析、改善对策的拟定与改善措施的执行;
    6.4.4改善对策回复规定:责任单位领取8D后需在三日内回复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若不能按时回复,需向品保部提供计划与进度;
    6.4.5责任部门回复的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由品保部审核,不符合条件进行退件处理,退件后完成时间延长24小时;
    6.4.6供应商(委外厂商)8D回复与改善对策规定参照厂内责任部门执行;
    6.4.7改善对策实施三周后由品保部进行效果确认,效果确认无问题后进行结案,如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需更新策划期间的风险、评估级别和机会。
    6.4.8 如8D的确认效果无效时,需重新提交8D进行原因分析、改善对策回复及效果追踪等。
    6.5 本公司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由品保部或管理者代表汇总,必要时提交管理评审。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哪家好
    1. 目的
    确定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达成预期结果的内、外部因素。
    2. 适用范围
    影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达成预期结果的内、外部因素。
    3. 定义
    3.1公司环境:对公司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3.2 PEST分析法: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所处的环境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状况。
    4. 权责
    4.1总经理:主导公司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
    4.2管理者代表:主导公司内部环境因素的识别。
    5. 作业程序
    5.1公司环境的构成:公司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5.1.1公司外部环境构成
    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因素,如**稳定性,公共投入,本地基础设施,国际贸易协议
    ---经济因素,如货币兑换汇率预测,国家经济走向,通货膨胀预测,信贷可得性
    ---社会因素,如本地失业率,安全感,教育水平,公共假期和工作时间,职业道德准则
    ---技术因素,如新领域科技,材料及设备,**有效期
    ---竞争力,包括组织市场占有率,相似或可替代品及服务,市场**者趋势,顾客增长趋势,市场稳定性
    ---影响工作环境的因素,如法律、法规要求,包括环境法规及行为准则
    5.1.2公司内部环境构成
    ---组织整体表现,包括财务因素
    ---资源因素,包括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组织的知识
    ---人力因素,如人员能力,组织文化,工会谈判和协议
    ---资源因素,包括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组织的知识
    ---人力因素,如人员能力,组织文化,工会谈判和协议
    ---运营因素,如过程,生产,或交付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绩效,顾客评价
    ---组织治理相关因素,如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以及组织架构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