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清单
文件名称
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
公司环境分析程序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风险与机遇管理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经营计划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公司知识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顾客要求控制程序
APQP控制程序
FMEA控制程序
MSA控制程序
SPC控制程序
P**控制程序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外部供方管理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仓储管理程序
顾客及外部供方财产控制程序
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顾客服务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绩效评价管理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产品安全控制程序
应急计划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管理程序

COP03:生产管理
厂房、生产线、设备
工装、监控和测量装置
搬运工具、原辅材料
销售计划
安全库存规定
实际库存
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生产能力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全面生产维护要求)
控制计划
作业指导书
风险与机遇管理程序
谁负责:生产部
谁配合:各部门
产品
过程能力Cpk≥1.33
生产计划完成率≥98%
产品生产合格率≥98﹪
返工返修率≤3%
装机故障率≤300PPM
产品交付准时率≥99.5%
9.1.1.1过程效率
公司各层次(包括生产部、班组)的总经理应关注并定期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寻求和确定质量和生产率改进的需要,并实施适当的改进方案,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性和所期望的效率。
9.1.1.2要求
公司开展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应明确:
1)需要监视测量的对象。
2)确保有效结果所需的监视测量方法。
3)实施监视测量的时机。
4)分析和评价测量结果的时机。
9.1.1.3在开展监视测量和分析评价过程中,要建立统计概念的应用,以及确定和使用适当的统计工具。
9.1.1.4制造过程的监视测量
1)公司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要进行过程研究,验证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提供附加的输入。包括含特殊特性的过程。
2)验证已实施了过程流程图、PFMEA和控制计划。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7.1公司建立并保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在程序中作出规定,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不符合包括制作过程、产品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以及服务提供期间或以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
8.7.2公司可采用以下途径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1)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品:返工和返修。公司应制定返工、返修方案,内容应包括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需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应作相应的记录等。采取措施后的产品,重新对其验证,以确认其符合要求,以证明措施有效。
2)让步接收不合格品:由相关授权人员批准产品的让步使用、放行和接受,必要时,由客户批准;让步记录均须保存;
3)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认可,降级处理;
4)报废处理等。
5)在交付和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须针对不合格造成的后果和潜在后果,采取相应的适当措施,以消除客户的不满意。包括:修理维护、更换、退货、赔偿等。
8.7.3可疑材料或产品控制
可疑产品或材料,指因标识不明,无法区分合格与否;或检验与试验后无法决定合格与否时,此为可疑材料或产品,对可疑产品与不合格品相同方法处理,不会被非预期使用或装配,并对其标识、评价、记录、隔离进行控制。
8.7.4保持与顾客信息的沟通
1)当不合格品已被发运时,由销售总公司立即通知客户停止使用;
2)公司针对问题,采取应急计划措施,与客户协商,确保产品保证客户正常使用,并有专人协调,直至客户满意;
3)对不合格的发生,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通过预防措施,消除同类不合格的发生。
8.7.5顾客特许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