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公司提供ISO认证、GRS认证、ISO9001认证、ISO22000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ATF16949认证、ISO27001认证等项目的咨询顾问培训辅导(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 流程梳理 耐心辅导需要什么材料

    更新时间:2025-05-17   浏览数:98
    所属行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货地址:福建省厦门  
    产品数量:9999.00次
    价格:¥60000.00 元/次 起
    1. 目的
    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
    3. 定义
    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事件。
    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3.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1*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11风险可检测度:风险发生后可检测的程度。
    3.12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x风险可检测度
    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公司推行、实施过程中,通过行政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行政部建立《文件管理程序》,明确系统文件、技术文件的管理职责。
    根据实际操作需要,分发相关文件程序到各部门,分发时都作了分发记录,同时要求各文件接收部门应对文件修改内容进行宣传培训,也应管理好领到的文件,防止损坏丢失。
    二、 以《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建立系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教育训练制度。该制度规范了对新进人员的招聘、资格要求确定、面试、上岗前培训、资格确认、上岗以及对公司员工的培训、培训的管理、培训之后的效果确认等。同时,该程序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把生产部的人事管理与公司人事管理明确区分开来,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工人的培训区分开来,更方便教育训练的管理与执行。
    三、 培训的实施情况:目前行政部已安排并完成了多次培训,各部门也分别安排了部门内部的培训。从这几次的培训结果来看,公司多数员工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培训,对培训的安排都乐于接受,上课都能认真听讲师讲课,并认真做好记录。
    四、 协助管理代表组织内部审核活动:行政部在管理代表的安排下会不定期对各部门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结合《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的要求,于1月份安排一次全面的内部审核,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内部审核工作顺利完成。
    五、 质量方针的宣传:通过制作看板等形式,宣传使全员对质量方针有一定的认识。生产部也协助行政部积极宣传公司的质量方针,确保宣传到每一个员工。
    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
    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文件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文件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