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依据行业而定
速度发证快
优势1审核及时
优势2招投标加分
公司名称汉墨咨询
行业认证服务业
所在地厦门&福州
服务内容售后服务认证
RB/T 309-2017 餐厅餐饮服务认证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餐厅餐饮服务认证的规范性要求,包括服务要求、管理要求以及认证评价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认证机构实施餐厅餐饮服务认证活动,也适用于餐厅餐饮服务组织规范其服务活动,以及组织的相关方(如行业协会)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正餐的餐饮服务,包括外卖送餐、快餐、团餐、自助餐等服务形式。
3.3 申请受理
3.3.1 申请评审
本机构在申请组织提交材料齐全后,对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评审,并在10 个工作日内反馈受理或不予受理的信息。
3.3.2 签订认证合同
在实施认证评价之前,本机构将与申请组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认证合同,以明确相关方的责任。
3.4 评价策划
3.4.1 总则
本机构将根据与申请组织的约定,对认证评价各个环节做出安排,形成认证评价方案,并告知申请组织。
3.4.2 评价时间的确定
本机构根据申请组织的规模,确定评价所需的时间,以确保评价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附录1 规定了对不同规模的组织实施评价所需的总的时间。
![南平餐饮服务认证培训](//l.b2b168.com/2019/07/07/11/201907071123373962714.jpg)
1网点的日常管理归服务部负责,包括任务单的下单备品备件的供给,维修设备的配备。
2网点的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价工作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办公室根据人员评价情况提出任用意见。
3各网点每季度要要求维修人员写出书面工作总结,包括售后服务内容,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建议等。
4维修人员根据各网点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其维修的情况及时报告调度员,由调度员进行计算机网上客户管理。
![南平餐饮服务认证培训](//l.b2b168.com/2019/08/04/22/201908042210239246104.jpg)
1 目的
为识别售后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评价出可能出现的重大投诉因素,选择合理、可靠的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以降低风险,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售后服务诸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削减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适用于本公司和售后服务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削减的管理。
3 职责
3.1 服务部调度员是本程序的管理者,负责售后服务诸因素的识别、评价与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制定削减与应急措施并实施。
4 程序
4.1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与评价组织
4.1.1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小组
服务部调度员负责组织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小组。
4.1.2 售后服务因素识别与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a.熟悉本部门服务规范和技术;
b.具有风险意识和售后服务管理能力;
c.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责任感;
d. 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现场经验。
4.2 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
4.2.1售后服务的范围
适用于售后服务与安装调试过程,对其可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售后服务因素,本适应范围同时适用于本公司可施加影响的相关售后服务(如外委网点)方。
4.2.2识别的方法
a. 各部门收集售后服务有关的识别材料,并负责识别本单位的售后服务因素。
b. 售后服务因素的识别可采用调查表法、现场观察、过程分析、交谈、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等方法;
c. 各有关部门将所识别的售后服务诸因素报向服务部调度员进行汇总,并存档。
4.2.3在进行售后服务因素识别时要充分考虑以下方面:
a.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c.十种类型:送货、安装、调试、维修、返修、回访、备品备件供应、产品召回、投诉处理、客户关系等问题;
d.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4.2.4识别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a.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售后服务条件,包括送货装卸货物、维修**范围和**时试运行**;
b.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来自:
——产品或材料的包装缺陷;
——安装调试中设备的重大损坏;
——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恶意破坏和违反操作规程;
——已离开本公司的存在潜在、显著质量隐患的不合格产品;
c.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售后服务管理要求;
d.丢弃、废弃、拆卸和处理有关备品备件;
e.来自以往活动的危害和影响。
![南平餐饮服务认证培训](//l.b2b168.com/2019/07/05/16/201907051654000155044.gif)
现场评价
总则
现场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申请组织售后服务场所的审查,评价申请组织售后服务能力满足评价指标要求的程度,并确定组织售后服务
能力达到的级别水平。现场评价一般安排在文件审查通过之后实施;
当评价策划安排文件审查与现场评价结合实施时,现场评价中应预留足够的时间实施文件审查。
评价计划
评价组应为每次现场评价制定评价计划,并在现场评价前3 天将评价计划提交至申请组织。若申请组织对评价计划有不同意见且有充分理由,评价组长应对计划进行调整,必要时对评价组进行调整。
评价内容
现场评价范围应覆盖拟认证的所有服务和涉及的产品类型;评价场所应覆盖申请组织总部和各抽样的分场所(服务网点),评价内容覆盖GB/T 27922-2011 *5 章所要求的指标,包括售后服务体系、商品服务和顾客服务等三方面,并根据GB/T 27922-2011 *6 章所要求的方法进行评分。
3.6.4 评价实施
评价组根据本机构规定的流程和评价计划,实施现场评价活动。
现场评价的过程主要包括:
a) **会议的召开;
b) 各评价小组按照任务分工收集和验证信息;
c) 评价发现的形成、记录并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分;
d) 评价组内的沟通;
e) 评价组与组织的沟通;
f) 末次会议的召开。
3.6.5 不符合
对于现场评价中发现的不符合,评价组将出具书面不符合报告,申请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并提交相关整改证据。针对严重不符合,评价组将对其整改的有效性作现场验证,在严重不符合未得到有效整改之前,不得授予认证。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