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内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深圳&厦门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内审员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周期40天左右
产品名称ISO22000认证
价格费用面谈,优惠
公司机构正规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流程顺畅
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材料协助整理
认证资料配合提供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该阶段主要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组织落实,拟定计划;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等方面。
(一)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和统一认识的过程,教育培训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层次为决策层,包括党、政、技(术)。主要培训:
1.通过介绍食品安全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发展和本单位的经验教训,说明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通过ISO9000族标准的总体介绍,提高按国家(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的认识。
3.通过质量体系要素讲解(重点应讲解“管理职责”等总体要素),明确决策层在质量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
*二层次为管理层,重点是管理、技术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与建立质量体系有关的工作人员。
这二层次的人员是建设、完善质量体系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他们全面接受ISO9000族标准有关内容的培训,在方法上可采取讲解与研讨结合。
*三层次为执行层,即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的作业人员。对这一层次人员主要培训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包括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任务应赋予的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等。
(二)组织落实,拟定计划
尽管质量体系建设涉及到一个组织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但对多数单位来说,成立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可能是需要的,根据一些单位的做法,这个班子也可分三个层次。
层次:成立以高管理者(厂长、总经理等)为组长,质量主管为副组长的质量本系建设小组(或会)。其主要任务包括:
1.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2.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
3.按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
*二层次,成立由各(或代表)参加的工作班子。这个工作班子一般由质量部门和计划部门的共同牵头,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组织实施。
*三层次:成立要素工作小组。根据各的分工明确质量体系要素的责任单位,例如,“设计控制”一般应由设计部门负责,“采购”要素由物资采购部门负责。
组织和责任落实后,按不同层次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注意:
1.目标要明确。要完成什么任务,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2.要控制进程。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阶段要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主要负责人和参与人员、以及他们的职责分工及相互协作关系。
3.要**重点。重点主要是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的少数。这少数可能是某个或某几个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一些活动。
(三)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质量的追求,对顾客的承诺,是职工质量行为的准则和质量工作的方向。
制定质量方针的要求是:
1.与总方针相协调;
2.应包含质量目标;
3.结合组织的特点;
4.确保各级人员都能理解和坚持执行。
(四)现状调查和分析
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
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质量体系情况选择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
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安全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
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
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
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五)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食品安全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来负责。
目前我国企业现有对食品安全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
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ISO22000标准虽然它没有陈述说明“良好规范”,但它确实详细说明了食品安全体系的要求。正如Davies指出:“由于文件将会很巨大,在世界上你没有办法可以做到这点(方方面面全接受)—这只是零售商的一个关注点。但其它国家和行业标准可以利用里面的内容,更多的文件可能会跟着出来。Davies补充说:“但当标准发展时,会有与食品链上特定部分的特定垂直文件以合适课程的形式出版。”对Davies,如ISO22000获得象它所陈述的原则那样的评价,那么将确保其成功:“希望ISO22000在你特有的食品管理体系上会导致更多的行动。它能让你考虑你的过程成本和关键控制点:如你生产食品和饮料产品,那么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不容商议的。
至于肉类、鱼类及乳类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则需要执行HACCP计划,且需要有相关纪录,例如控制点的、措施及取样计划等。法国农业部于1995年公布《直接提供消费者的食品卫生相关法令》、《家禽屠宰场的卫生条件》、《生鲜肉加工、流通的卫生条件》并积极推动普及HACCP计划,作为生产者促进食品安全的管理方针。法国也受到欧盟指令规范,将更努力推动HACCP与ISO22000的同时活动方式,而且于1996年底通过《食品安全取缔强化法案》来提高食品原料的卫生食品安全及强化食品卫生检查制度。新西兰进行机构重组,农业渔业部(NewZealandMinistryofAgricultureandFisheries,MAF)的组织调整正好为机构评估HACCP计划的适用性提供了条件。
在结束的日子,在良好的管理体系内将采用HACCP原理和利用原理。这些会改善食品工业的收益吗?我曾在一家食品厂工作过,我知道食品安全不容商议。如任何东西对商业有反作用,那么它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按照国际标准组织(ISO)的观点,ISO22000确定为确保食品供应链上没有缺陷的连接点。该标准“从饲料生产、初级生产到食品生产商、运输和储藏企业,以及零售商和食品服务的出口——与食品内部关联组织,如设备生产商、包装材料、清洁剂、添加剂和配料生产商等都可以采用。“ISO22000详细说明了食品链上食品管理体系的要求,为了提供安全一致的终端产品以满足适合消费者和采用的食品安全法规两者的要求,组织需要他们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能力。
审核目的
验证公司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并能有效开展并达到预定目标。确定现行的管理体系实现现定目标的有效性。
审核范围
餐饮管理所涉及公司的所有部门、管理层及其所涉及的HACCP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所有要素。体系覆盖范围:位于南宁市金凯路见隆工业园C栋1-4F标准厂房一、二层的餐饮服务(热食类食品制作和配送)
审核依据
ISO 22000:2018、GB/T27341-2009、GB14881-2013、《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1.0》,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SSOP》等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生产部度食品安全体系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体系文件,掌握体系控制
体系运行后,我们强化体系文件*,认真学习和理解食品安全方针、目标、手册、本部所管理的体系过程程序和作业文件,通过培训学习,基本掌握了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在工作中,以体系文件为行为准则,坚决贯彻执行。
二、安全产品实现策划
在体系策划中同时,参与食品安全小组的安全产品实现策划,制定前提方案,对体系覆盖的产品实施危害分析,制定HACCP计划、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措施组合,参与食品安全体系的验证与确认/更新。制定产品标准、检验作业规范等控制文件,为产品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规范生产过程控制,严格工艺质量管理。我部按体系要求,规范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形成作业文件,经批准发布实施。在生产运作上,严格依据公司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流程表,使生产人员明确生产质量与食品安全、产量、作业规范等信息并严格实施。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按期完成了产品生产任务,并一次交验全部合格,并如期将产品防护完好地交付到顾客,确保了公司订单的履行,受到了顾客的**。
做好安全产品的生产控制,严格按照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执行,确保产品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下班前均做好与食品接触表面的设备、工具的清洗,对场地清扫清洁,做好每日对员工健康情况检查,防止患病及有伤口的员工进入生产车间,对包装车间员工严格着装、手清洁要求和检查,对擦拭产品的毛巾,每班使用前发放新毛巾,每半小时更换,对掉落毛巾及时更换,对使用后的毛巾及时清洗。
四、严格不符合控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策划并建立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关键控制点**出,立即采取纠正,并对在其条件上生产的产品进行潜在不安全产品控制,进行评价,对确认为不安全产品进入不合格品控制,当不安全产品未在公司控制下,及时报告公司,以启动撤回程序。对关键控制点失控或关键限值**出实施纠正措施和跟踪验证。
五、食品安全目标执行情况与改进
生产部的安全目标均已经达成,目前存在:员工的顾客意识、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升,我部明年安排加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文件(培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确保体系运行)。
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的几个月运行中,我部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如对不合格原料供应商及时进行整改,为公司提供安全的原料打好了基础,不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作到既满足产品安全,又限度地维持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不合格原料问题的处理更加细致。在运行实践中也发现了不足,存在着习惯、观念和方法的落后:如在具体食品安全目标的相文件学习中,存在只注重形式的现象,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不够,对整个体系文件的学习较片面,未作系统性学习。
通过内审,从结果上看,我部已基本达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审核要求,并在运行中有所改进,从实施效果上看,采购物资的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上,取得明显成效,未出现采购不合格。
食品安全目标达成情况:达标。具体可见各部门目标分析达成情况。
根据相关记录表格,从各项数据的汇总分析中,得出了一些真实、客观的结论,使我们在对供应商较其产品的判断与评估更科学、细致、准确,克服了以前常用凭经验、凭感觉、凭感情等。
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
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食品安全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食品安全体系情况选择食品安全体系要素的要求。
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安全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食品安全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食品安全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
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食品安全体系的有关要求。
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
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教育和食品安全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安全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