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厦门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认证种类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45001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ISO45001认证培训ISO45001内审员培训
价格费用优惠面谈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周期1个月左右
适用标准ISO45001:2018
ISO45001认证流程
步、企业需求分析(明确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分析 潜在需求分析)
第二步、咨询过程策划(全期工作计划咨询阶段计划 定期工作成果回顾)
第三步、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诊断(编制诊断计划 现场诊断 编制诊断报告 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步、体系分析/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危险源评审计划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及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收集及评价 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初始环境评审报告 管理体系整合分析)
第五步、培训提供(基础知识培训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内部审核员培训 环境/安全保护相关能力培训 认证准备培训 环境/安全管理专项培训)
第六步、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设计(环境/安全管理业务活动划分 业务活动分析 体系整合设计完整的文件化环境体系的设计 识别资源要求)
第七步、文件编写(文件编写符合性审查 目标与指标的审查 管理方案的审查 确定文件终稿 文件审批发布)
第八步、(体系运行目标与指标达成度审查 法律法规符合性审查 两次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提出改进意见并检查改进效果)
第九步、咨询/实施效果的评价及改进(企业的书面评价 企业损失成本对比 咨询/实施方法的调整及改进)
第十步、第三方认证前准备(选择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 模拟现场审核 提出纠正措施并落实接受正式的认证审核)
*十一步、审核通过*
a)供方评估:要对供应商进行环保要求、信誉度等进行评估,特别是新开发供方要加大力度评估,如物料出现环境问题,供应商需负全部责任。
b)物控评估:评估所有高风险的物料,所有物料的存放、发放、不良品进行和管理。
c)合同评审:产品性能指标、销售服务等履约能力;
d)销售服务评估:服务过程危险环境,物料使用过程服务过程存在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等。
e)人力评估:入职甄选,在职稳定性,离职风险评估;人力相关制度的合规合法性风险评估等。
f)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识别公司所有工作场所的产品、过程和活动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g)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识别公司所有工作场所的产品、过程和活动的危险源,评价出不可接受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预防和降低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
申请EMS、OHSMS认证另需提供:
1.重要环境因素;
2.与组织过程有关的主要危险源和OHS风险,所使用的主要危险材料;
3.环评及三同时文件(如:批复、竣工验收报告、登记表、备案)、排污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
4.安评、职评及三同时文件(如:批复、备案等的复印件(适用时)
5.近一年内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复印件(适用时)
6.消防法规符合性文件(如:设计审查意见、验收意见等)(适用于OHSMS)
7.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8.合规义务(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管理评审
根据内审结果和文件的要求,企业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应由管理者主持,对体系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使得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能不断完善。
模拟审核和认证准备
咨询师按照认证机构的审核程序和要求对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核,尽可能找出体系中的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模拟审核的结果,协助企业做认证审核前期的有关工作,使认证审核*。
为推进企业管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企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化,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及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本公司依据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实用指南》和GB/T 28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的要求,依据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的《管理手册》。
本《管理手册》体现了公司对员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体现了对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承诺。
本《管理手册》是公司建立、完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全体员工在工作岗位的行为规范。
本《管理手册》经管理层审定,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公司实际情况,现正式批准发布,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ISO45001认证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
a)如果可以,安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
b)如果不可以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
c)在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
d)利用技术进行,改善控制措施;
e)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f)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g)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
h)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匀考虑过后,作为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i)应急方案的需求;
j)必要时,确定预防性测量指标,必须考虑重要危险源,并有相应的职业安全方案。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