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协助
资料咨询整理
周期40天左右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14001认证顾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辅导
1、目的
为对全公司在施工管理服务作业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控制,预防火灾,保护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消防安全管理。
3、定义
无
4、职责
4.1 行政部:负责消防安全归口管理。
4.2 各部门:负责管辖区内消防安全。
5、作业内容
5.1 消防设施的配置
5.1.1 由安全依相关法规要求确定,在各区域配置相应各类和数量的消防设备/器材。消防设施的规划配置,安装后需制定《消防设施清单》。
5.1.2应按要求配置消防栓和灭火器(灭火器每处2-5个,每80m²一个,仓库每100m²一个,设有消防栓的,可相应减少30%)。灭火器设置位置和高度(宜在挂钩、托架或灭火器箱内,其**部离地高度小于1.5m,底部离地高度大于0.08m)应便于取用。
5.1.3 安全需要制作安全逃生路线示意图,并张贴在各工作区域对应区位。安全逃生示意图应标明消防器材、所在位置、安全点。
5.1.4 安全应在公司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消防标识、安全提示,以提醒全体人员共同遵守。
5.1.5 工作区域内的所有安全门头必须安装插电荧光式安全出口标识、走火通道标识和应急灯,通道地面画红色的逃生箭头。非安全出口需张贴“非安全出口”标识。
5.1.6 危化仓内需要配置自动灭火器。
5.1.7 所有的工作区域需要安装外开型防火门,工作时间必须敞开。
5.2 消防器材检查
5.2.1 行政部每月至少一次对消防器材进行点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有效状态。
5.2.2 保持消防器材放置区域、消防通道、安全门无阻塞,安全门无上锁。
5.2.3 相应区域放置走火通道图,指引逃生路线。
5.2.4 消防警铃需要配置后备警报系统,每月作好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测试,并保留记录。
5.2.5 消防栓需要安装压力表,消防水池配置水位计,每年由外部机构作定期消防评估并取得合格报告。
5.3 消防器材的保养要求
a)灭火器部件完整、清洁、指针在绿灯区、无阻碍为有效;
b)消防栓以部件完整、清洁、无阻碍为有效;
c)应急灯以部件完整、清洁、断电会亮为有效;
d)出口指示灯以部件完整、清洁、会亮为有效;
e)消防器材如有损毁或故障,应立即报请维修部维修;
f)需报废的消防设施应经安全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废处理;
g)使用化学品的车间和仓库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消防沙,消防沙不可用作他用。
5.4应急预案与消防培训、演习
5.4.1安全根据《消防法》规定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应急预案》。
5.4.2每年至少组织全厂员工进行4次消防逃生演习,分白班和夜班进行,并培训:
a)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b)发生紧急事件后的应急自救方法。
c)保证工作区域:
一畅:畅通无阻;
二会:会扑救初期火情、会逃生自救;
四个能力:能扑灭初期火情的能力、能逃生自救的能力、能组织逃生能力、能培训宣传能力。
5.4.3消防逃生演习应保存计划、总结报告、签名、实景照片。
5.5义务消防员管理
5.5.1根据《消防法》要求,公司成立义务消防员组织,并行政经理为应急统筹协调员,书面公布。
5.2.2义务消防员每部门一名。
5.2.3义务消防配置红色袖章,每日上班时间必须佩戴。安全需要将义务消防员名单、联络电话、图片在各工作区域张贴。同时公布紧急救援电话联络人、电话。
5.6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并填写《每周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发现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5.7事故处理
5.7.1若发生安全事故,启动预案实施应急。
5.7.2对事故按流程进行调查处理,必要时上报地方安全管理部门。
5.7.3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课程名称 GB/T14001标准培训、环境基础知识培训 讲师姓名 老师
日期时间 2019-3-10 14:00-16:00 地 点 会议室
培训内容:
GB/14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基础知识。
讲解GB/14001的标准条款及其理解和应用,以及一些安全的基础知识。
参与培训人员:全体管理人员、内审员、全体人员
考评方式及合格率
A.现场提问,基本符合要求,合格率
B.对标准的掌握情况,基本符合要求。
培训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评价人:老师

策划
环境因素
a.程序的要求;
b.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c.对“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理解;
d.对“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理解;
e.对“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理解;
f.对“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要求中“这些信息”和“及时更新”的理解;
g.对“组织应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加以考虑”的理解。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a. 程序的要求;
b.法律法规、其他要求的概念;
c.对“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的理解;
d.对“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的理解;
e.对“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的理解。

合规性评价
a.合规性评价的目的;
b.程序的要求;
c.标准中对其他要求评价的要求;
d.对评价输入的理解;
f.标准中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的要求。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a.程序的要求;
b.理解识别不符合的途径;
c.理解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要求和不同点;
d.对“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的理解;
e.对“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的理解。
记录控制
a.记录的作用;
b.程序的要求;
c.对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的理解。
内部审核
a.内部审核的目的和安排要求;
b.审核方案的要求;
c.审核程序的要求。
管理评审
a.管理评审的目的和要求;
b.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输入要求;
c.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输出要求。

课程名称
ISO9001标准培训、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培训
GB/T14001标准培训、环境基础知识培训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质量、环境程序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
方针、目标的讲解与宣贯
安全生产知识与操作
突发事件处置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垃圾分类
工作场所环境管理作业要求
产品知识
1. 目的
为满足体系标准 4.2 的要求,正确理解、协调和持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实现预期的结果。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组织相关方包括:顾客、供方、员工和股东及部门和其它民间组织等的需求和期望的识别、理解、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办公司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文件的修编管理和组织实施。
3.2 行政部负责公司员工和股东及部门和其它民间组织等的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
3.3 运营部负责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和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负责外部供方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
4. 工作要求
4.1 工作程序
4.1.1行政部编制提交“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和控制、管理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4.1.2相关部门按要求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应的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提交评价结果和协调控制措施。
4.1.3行政部组织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会议,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参加审议。
4.1.4 行政部根据会议审议结果,汇总编制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满足情况分析评价报告,制定协调、控制管理措施。报经总经理签批后实施。
4.2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时机选择
a.通常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管理评审认为必要时进行;
b.在组织宗旨、战略、内外部环境、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发生重大改变时进行。
4.3 评价人员
参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控制管理的人员应为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评价管理知识培训合格的部门主管。
4.4组织相关方的确定
公司确定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方为相关方。包括:顾客;终用户或受益人;、股东;银行;外部供方;公司员工及为公司工作、服务者;法律法规及机关、机构;地方社区团体;非组织等。
对于公司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些相关方具有一定的影响或潜在影响。依据其影响力大小,确定公司主要相关方为:顾客和用户; 外部供方; 公司员工。 部门; 其它民间组织;
4.5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和理解
4.5.1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可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如: 顾客和供方可通过合同约定;
公司员工通过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约定; 部门通过法律法规体现; 其它民间组织则通过谈判约定。
4.5.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组织利益相关方的主要需求和期望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