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种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培训辅导
ISO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9001认证辅导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9001认证咨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9001认证申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证书有效可查
适用标准ISO9001:2015
公司机构正规
周期1个月左右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申请材料协助整理
所需资料咨询整理
文件发行前培训
体系运行
文件实施
消防演习
内审员培训
内部审核及纠正
整改项目完成情况跟踪和计划修订
是否有部门受控文件清单,从清单中抽查3份看是否有效版本?(从清单中抽查,看有无标识、是否受控)? 提供部门受控文件清单,共列入8种。
均为有效版本,有受控标识。
本部门有哪些记录?记录是否按程序规定进行填写(每种抽查3份记录看其填写情况)? 本部门有记录10种。
抽查生产计划3份,记录填写符合规定要求。
公司的管理方针是什么? 抽查1名员工,回答清楚准确,理解正确。
通过每个员工不断提高管理意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来实施管理方针。
本部门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和环境目标参加管理手册。
本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管理手册给予明确规定,部门负责人及员工表示清楚明确。
对采购物资如何验证?其依据是什么?
对于重要物资(A类)采取全检的方式,不合格的产品立即退货。对于比较重要物资(B类)采取抽检的方式,不合格的产品立即退换。对于物资,采取外观检查的方式,不合格的产品可退换、可让步接收。
采购物资验证执行相关国家标准。
是否对确保产品符合性的测量和装置进行了识别?是否配备了必要的测量和装置? 本公司识别和确认了和测量装置有:千分尺、卷尺等,其配置满足生产要求。
是否建立了测量和装置台帐?是否编制了校准和检定计划?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了维护和保养? 查计量设备台帐和检定计划,完整清晰,填写规范。
计量设备设专人管理,随时检查和维护,确保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
发现测量和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对先前测量结果的失效性怎样处理? 当发现这类情况时,将该设备及时撤出现场,请有的部门或人员进行校准和检定。对先前测量结果进行复测。
立的和客观的评鉴QMS
没有偏见和影响
QMS的有效性
实施的程度
稽核的计划和管理
记录和报告发现
所有涉及稽核的当事人必须尊重稽核员的完整性和立性
成本
预算限制。
用控制措施的成本是否会**过资产本身的价值
也许必须选择”价值”范围内的控制措施。
实施的*性
环境是否支援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需要多久才有办法开始实施?
控制措施是否立即可用的?
设计部有哪些受控文件? 设计部有受控文件“管理制度汇编”、“岗位职责与岗位能力要求”等。
本部门有哪些记录? 本部门有记录10种,包括设计开发评审、设计验证等。
是否把关注焦点放在顾客身上,特别是不满意的顾客身上?是否清楚和理解顾客和终使用者关心的产品特性,并及时与顾客沟通? 建立了制度,记录顾客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顾客的抱怨和投诉,应做出*反映,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及时收集顾客,特别是终使用者的相关信息,经过整理、分析,传递到相关部门和公司管理层,以便调整思路和经营策略。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抽查1名员工回答正确。
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查问1人回答正确。
设计部的职责是什么? 查岗位职责文件。
如何与公司其他部门进行沟通? 及时和适时地与其他通过座谈、信息反馈等形式进行信息沟通。
是否有设计的相关记录? 查设计相关记录齐全.
如何对供方按提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本公司工程所用全部原材料由顾客直接提供.
设计文件有哪些? 设计开发项目书、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等
设计文件发放前,是否对规定的需求进行了评审、批准?评审的方式是否有效? 出示设计文件,符合规定程序要求,评审方式有效。
对过程的监视的信息规定了哪些收集和分析方法?有哪些相关记录? 手册对过程监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座谈、电话、传真、网络等形式收集相关信息,用调查表、控制图、直方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查记录有《过程监视记录》
现场是否有存放废弃物的设备?
查现场设有一般固废回收桶、可回收固废存放区、电池回收桶,并要求员工将垃圾按上述分类方法存放。
预期效益:
1.客户要求鉴别流程建立,以确认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增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以达永续经营的方向,并创造商机。
2.改善产品/服务品质、准时交货、降低成本、提率等客户所期望的系统品质。
3.计划、实施、检讨与审查(P-D-C-A)的不断改善系统,建立公司完整的品质管理系统,作为迈向全面品质经营(TQM)的基础。
4.公司品质政策、绩效目标与执行计划得以建立,作为全员作业的准则,并满足客户要求。
5.公司产品/服务均符合法规要求。
6.文件与资料皆能经检讨、建立与管制,符合标准要求,并促成公司内部流程标准化、合理化。
7.高阶管理人员能由管理审查系统,定期审视及检讨改善公司品质系统运作的状况与成效。
8.强化供应链关系管理。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