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特殊特性的选择和确定;
2. 产品质量目标的确定以及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培训;
3. 为解决质量问题而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产品开发和实现过程中,产品技术指标(包括功能、外观、使用和维护等)的确定、验证和保证;
5. 其他顾客关心或与顾客有关的问题;
该同志在履行上述职责时代表公司的顾客,公司的所有部门所进行的任何与顾客有关的活动必须认真倾听、采纳该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4.1 产品审核时机。
4.1.2 根据产品的质量状况和顾客的信息反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产品审核。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可由质量部组织对某些零件或阶段开展重点审核:
a、 重大的质量问题和投诉
b、 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前
c、 产品的生产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如自制→委外)
4.2 审核的实施
4.2.1 审核实施**周,由质量部负责根据《产品审核计划》,列出活动计划,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a、 审核目的或类型
b、 审核产品明细、阶段
c、 审核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品重要性来明确)
d、 审核组成员和分工
e、 审核日期
4.2.2 审核组成员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和日程实施审核,按《产品检验规程》的内容进行用全尺寸检验的方式进行审核,将所发现的缺陷按照《产品缺陷分级表》进行分级评分,并将审核结果记录在《产品审核检查记录》上。
4.3 审核报告
4.3.1 质量部负责根据《产品审核检查记录》的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产品审核结果,编写《产品审核报告》。
4.3.2 《产品审核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审核产品明细
b、 审核目的或类型
c、 审核日期
d、 审核组成员
e、 审核综述
f、 审核结论
g、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要求(必要时)
4.3.3 当产品审核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要求时,按照《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程序执行》质量部负责产品审核提出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工作,做出跟踪验证结论并记录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记录》上。
4.4 产品审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活动输入的一部分,由质量部提交管理评审。
采购部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在工作上主要改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行为:
1、 以《采购管理程序》规范采购的管理。主要从采购源头抓起,对物料的需求进行管理,建立物料需求统计,再提出采购申请。
2、 对于新物料的采购,需货比三家,从、品质、配合度三方面进行考核,合格后,先送样确认,样品确认合格后才进行批量采购。
3、 物料采购需填写订购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传真给供应商。订购单应详细写明订购的材料规格、数量、需求日期等,结构复杂的材料,应附上图纸或样品。
4、 建立采购部与生产部人员的沟通渠道。采购部对供应商的来料日期预先知会采购员,如供应商交货有延迟的可能,采购员与供应商沟通,确认交货日期后,由采购员通知物控人员,以方便生管进行生产计划调整。
5、 对供应商来料不良时,由仓库用联络单或检验报表通知采购员,采购员及时通知厂商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采购员负责追踪整改效果。对表现较差的供应商,采购部将会予以淘汰。
二、 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
1、 在《采购管理程序》同样也规范了供应商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资料。
2、 对新供应商的选择主要从品质、交货期、配合度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初步选择后,确定二、三家,再进行询价、比价、议价后,选择一家进行送样品确认。经样品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批量采购。
3、 供应商的进料经品管部检验,如不合格,仓库不给予入库。仓库凭品管部的检验报表通知采购部。由采购员通知供应商整改。
4、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供应商后续符合要求。供应商的考核每年执行一次,主要从交期、品质、、配合度等方面进行考核,采购主管负责评核。
5、 对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由采购部向供应商提出改善要求并确认改善效果,整改效果不好的厂商由采购取消其资格。
4.1总经理:负责风险与机遇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4.2技质部: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与机遇评估,以及应对机遇和风险的措施的策划、执行和监督。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课室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4供销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识别及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