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风险发生频度和风险可检测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度和风险可检测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5.2.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
5.2.1.1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
5.2.1.2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
5.2.1.3财产损失的多少;
5.2.1.4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
5.2.1.5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文件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6.3 如果收到客户退货品时,市场部与仓库**时间确认退货数量,并通知品保部确认检验。品保部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作相应标识,不合格报废品贴上红色报废标签,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报废审核后退回仓库处理。
6.4 产品的追溯:
6.4.1 原材料不良追溯:
6.4.1.1 IQC在检验中发现为原物料不良缺陷时,将不良品标示,区分,隔离,同时依据原物料批号,对库存物料暂扣,并向供货商反馈批次,数量,不良现象等详细状况,要求供货商确认并追溯库存产品。
6.4.1.2 IPQC在检验中发现为原物料不良现象时,将不良品标示,区分,隔离,同时根据工单批号依系统查核对应原物料批号,并对库存物料及在制品进行暂停;同时IQC要向供货商反馈批号,数量,不良现象等详细状况,要求供货商确认并追溯库存产品给出影响范围。
6.4.1.3 加工中检测出有害物质含量**标,将对异常板暂停处理,并追踪上次检测至今的所有产品,确认是否有问题。
6.4.1.4 如果品保部接到客户在检验中或加工中发现不良现象, 同时通知客户将不良品区标示,区分,隔离,根据客户反馈批号,数量,不良现象等详细状况依系统查核生产记录;在制品及厂内库存风险批需放置不合格品区域;依处置结果再行处理。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