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
6.15.1车间内配备废弃物料区和下脚料临时储存箱(桶),每天清理出车间。
6.15.2厂区设置的污物收集设施,应为密闭式或加盖,要定期清洗、消毒,污物不得外溢,每天运出厂区,防止有害动物聚集孽生,各类废弃物处理记录应登记于《废弃物处置记录表》中,其中废包材处理记录应如实登记并跟踪处理结果以防被冒用。
6.16建筑及设施检查结果记录于《厂内设施每周检查表》中。

机器设备
7.1 设计
7.1.1 所有产品加工用机器设备的设计和构造能防止危害食品卫生,易于清洗消毒 (尽可能易于拆除),并*检查。应有使用时可避免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它可能引起污染的物质混入产品的构造。
7.1.2产品接触面平滑、无凹陷或裂缝,以减少碎屑、污垢及**物的聚积,使微生物的生长减至较低程度。
7.1.3 设计简单,且为易排水、易于保持干燥的构造。
7.1.4 贮存、运送及制造系统(包括重力、气动、密闭及自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能维持适当的卫生状况。
7.1.5 在产品生产或处理区,不与产品接触的设备与用具,其构造亦能易于保持清洁状态。

更衣室
6.12.1 应设于管制作业区附近适当而方便的地点,并独立隔间。室内应有适当的照明,且通风应良好。更衣室应与洗手消毒室相近。
6.12.2 应有足够大小的空间,以便员工更衣的用,并配备放置个人用衣物柜及鞋柜等。
6.13 仓库
6.13.1 应依原料、物料、半成品及成品等性质的不同,区分贮存场所。
6.13.2 原物料仓库及成品仓库应隔离或分别设置,同一仓库贮存性质不同物品时,亦应适当区隔。
6.13.3 仓库的构造应能使贮存保管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品质劣化减低至较小程度,并有防止污染的构造,且应以坚固的材料构筑,其大小应足供作业的顺畅进行并易于维持整洁,并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装置。
6.13.4 仓库应设置数量足够的栈板,并使贮藏物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 10公分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
6.13.5仓库应有温度记录,必要时应记录湿度。
6.13.6 库内不得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同一库内不得存放可能造成相互污染的产品。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