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因素的监视和评审
公司管理层须每年对公司內部及外部环境因素進行一次评审,并及时更新评审结果。
6.相关文件
无
7.相关记录
7.1《公司环境分析一览表》
目的
及时、准确地收集及反馈有关信息,作好信息沟通与信息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信息沟通与处理,以及与外部各方的信息交流。
3.权责
3.1各部门负责相关方信息的收集,工作范围内的信息传递与沟通与本部门信息库的建立。
3.2技质部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外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负责建立信息库,并管理相关信息。
4.作业程序
4.1 信息的分类
4.1.1 外部信息包括
4.1.1.1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监测局、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信息。
4.1.1.2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与本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质量管理、产品标准等。
4.1.1.3相关方(顾客、供方、计量单位、社区、社会团体、周边居民等)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等。
4.1.1.4其它外部信息,如各部门从外部获得的有关质量/环境技术、质量/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4.1.2 内部信息包括
4.1.2.1正常信息,如经营计划、经营目标与指标,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及其完成情况,测量和监控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它记录。
4.1.2.2不符合信息,如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纠正预防措施表、异常批次处理单、材料不良处理联络单等。
4.1.2.3紧急信息,如出现重大质量/环境事故等情况下的信息与记录。
4.1.2.4其它内部信息,如员工建议、员工满意度调查、联络单等。

评审目的: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发现改进的机会,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评审参加部门/人员:
主持人:总经理
参加人员: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等
评审内容(输入要求):
1. 内部审核情况、合规性评价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情况;
2. 方针的贯彻及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方针目标的适宜性,是否有修改的需要;
3. 顾客反馈情况(包括顾客满意度的信息和顾客抱怨情况);
4.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外部影响变化和内部变化;
5. 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风险评价,应对风险的措施计划等;
6. 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
7. 质量管理活动状况及发展趋势;
8. 体系文件的适用性评审和修订情况;
9. 改进的建议(包括体系改进的方向和目标、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更新方向、文件修订要求、薄弱环节改进措施和对策、资源的需求等)
各部门评审准备工作要求,计划的评审时间:2019年7月5日
各部门按照评审内容做本部门工作汇报,并在2019年7月4日之前提交管理者代表。

6.1 进料检测:
6.1.1 原材料进公司后,采购人员要求供应商向品保部提供材质报告单。品保人员根据仓管送检单据对其进行验证并把检验结果记录在送检单据上。对于顾客方规定必须进行理化测试的原材料,由质量人员制定信赖性测试由采购课负责试样委外测试。委外测试期间该原材料由仓库保管员挂上待处理牌。委外测试报告收到,若合格,由仓管员按《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和《仓库管理作业规范》入库存放。委外加工品进厂时由仓库通知品保课进行检验填写《检验报告》;
※6.1.2 进料检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常规品质检验,一部分是HS/信赖性监视测量。需要在来料、制程、成品三个阶段按照测试计划进行HS/信赖性监视测量,而且所有**物料,不能对有害物质测试**,确保产品满足HSF要求。检验和试验的文件,每一项检验或试验活动必须有详细的文件。
6.1.2.1 详情包括,客户有特别要求时依客户要求执行﹕
6.1.2.1.1校核的参数和可接受的公差;
6.1.2.1.2统计技朮,控制图等的使用;
6.1.2.1.3抽样计划﹐包括频次﹐样本量及验收准则;
6.1.2.1.4不合格的处理;
6.1.2.1.5要记录的数据;
6.1.2.1.6缺陷分类计划;
6.1.2.1.7*一个或一批检验项目的方法;
6.1.2.1.8信赖性、功能和特殊特性试验;
6.1.2.2检验和试验记录---检验和试验记录包括:
6.1.2.2产品标识;
6.1.2.2检验的产品的数量;
6.1.2.2所遵循的形成文件的检验程序;
6.1.2.2执行试验和检验的人员;
6.1.2.2检验和/或试验的日期;
6.1.2.2所发现的缺陷的数量﹐类型和严重性;

1. 确保按照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1.1 协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及修订工作;
1.2 推进、协调及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在各相关部门的有效实施,督促各部门在执行中偏离要求的纠正措施的落实;
1.3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必要资源及运行正常有效。
2. 向我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2.1 定期监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时评审其有效性、适宜性并提出改进措施或方案;
2.2 有计划的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工作,确保其运行更简洁、更有效、适宜。
3.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3.1 有计划的展开各种宣传、交流以及研讨活动,促使全体员工提升顾客满意的意识。
4.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事宜和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4.2 负责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第二方评定审核工作。
4.2 负责与认证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定期联络,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5. 负责公司产品或者过程偏离纠正:
5.1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负有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有权命令停止生产。
5.2对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或委派当班质量代表,以确保产品质量。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