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工装管理
1)公司制定了《生产设备管理程序》和《工装管理程序》,以实施和保持设备、工装管理的系统,以确保满足生产要求。
2)关键设备全面管理和维护。
制造部负责确定关键生产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a.对关键设备进行标识。
b.为生产用关键设备提供合适的资源配备。如:相应的备件管理系统,设备易损部位可储备备件,便于及时更换;制定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设备维护系统(PM),其系统包括:计划性维护活动、量具的包装与防护;通过预见性的评估,改进维护设备的目标。
8.5.2标识和可追溯
8.5.2.1为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混淆和误用,以及有要求时实现必要的追溯,公司制定了《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标识。标识的方法可采用实物上写字(刻打、压铸)、挂标牌(标签)、流通卡、工号、条形码、合格证等方式。
8.5.2.2公司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状态标识方法可采用实物上写字、标牌、合格流通卡、合格证或合格区域等方式。
8.5.2.3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类摆放;负责所有标识的维护。
8.5.2.4当顾客对标识和可追溯有要求时,必须满足顾客附加的要求。
8.5.2.5公司应建立并实施产品的可追溯性系统。适当时,确定并应用统计技术。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如合同规定、法律/法规要求、公司自身要求等),必须控制和记录(电子、硬拷贝、档案等)产品的性标识。

公司应开展采购产品的验证工作。
1) 依据《采购控制程序》要求,对采购产品进行入厂验证。
2) 对由供应商造成的顾客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的评估;评估的结果及产生的必要措施的记录由生产部负责予以维护,作为供应商评级的依据。
3) 当供应商的公司发生变化时,品保部必须验证供方质量体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4) 需要时,本公司可作驻厂检验,并在采购合同中予以规定。本公司的验证不能减轻供应商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的拒收。供应商不应将此类验证作为替代其对质量有效控制的证明。

更改控制
技质部门为确保稳定符合要求,应控制生产和提供过程的更改。任何更改的影响应进行评估;更改在实施前应予以确认。
对于更改,应进行以验证为目的的试生产,确保满足要求。
保持更改评审结果、授权更改人员、更改措施等更改记录。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过程控制应建立经批准的备用或替代方法,比如:制造过程风险识别的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包括人员、设备、检验/试验等方面。对于备用或替代应每日进行评审其运行情况,以验证标准作业的实施。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产品须经授权放行人员批准,必要时经过顾客批准,否则不得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活动。
1)品质管理部按照控制计划要求,开展产品检验活动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满足。检验内容包括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其结果应可供顾客评审。
2)被确定为“外观项目”,应提供标准样件、设备控制情况、交付之前,评价人员的资质和能力验证等。
3)对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按本手册8.4.4条控制。

公司建立了供方管理程序和采购控制程序,以确定供应商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和再评价工作,保证所有采购的产品符合本公司的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司外部供方的类型包括:
1)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构成公司自身的一部分。如:生产使用的各种原辅材料。
2)公司让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如:模具加工、交付物流运输、实验范围外的检验测试项目、产品交付前的中转库仓储管理、检定和校准范围外的项目。
8.4.2供应商选择
综合部根据《供方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供方选择。公司对供方产品符合性和供货不间断等方面要进行风险评估。
当顾客有*供货要求时,公司要在顾客*货源处采购产品或材料。8.4所有要求均适合公司对*货源的质量控制,除非合同有特殊约定。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