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认证辅导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认证咨询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认证多少钱ISO22000ISO27001认证多少钱
ISO认证费用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费用
ISO认证流程ISO系列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ISO认证顾问ISO22716化妆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认证培训ISO体系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认证申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公司名称厦门汉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ISO各类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辅导
服务电话
所在地厦门
ISO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14001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45001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ISO22000认证ISO22000ISO27001认证培训
ISO50001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27001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9001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9000认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ISO13485认证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员工的考核
4.3.1公司须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正激励或负激励。
4.4员工满意度调查
4.4.1为了解员工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等规定的满意程度,行政部根据公司产品质量和公司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确定员工满意度调查内容和项目,编制《员工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以下内容:
4.4.1.1员工对管理者的认可程度。
4.4.1.2部门工作的服务性和有效性。
4.4.1.3对公司经营业绩、发展方向的认可程度。
4.4.1.4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方针的实施贯彻。
4.4.1.5公司各项质量要求的控制及开展活动认可程度。
4.4.1.6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4.4.1.7对员工成绩的表扬和激励。
4.4.1.8厂区环境和工作条件。
4.4.1.9安全防患和劳动保护。
4.7.1.10员工保健。
4.4.2调查频率:1次/年。
4.4.3调查形式:以问卷形式,采用记名或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
4.4.4调查内容:主要是对可能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的关键因素,如所承担工作的适合性、工作分配的合理性、业绩实现、工作环境、劳保福利等的意见进行调查。
4.4.5调查对象:根据调查内容和各部门员工的具体情况,可以是公司全体员工,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抽选部分员工进行调查。
4.4.6调查目标:行政部于每年年定下年度员工满意度调查计划,根据本年度的员工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状况,结合本公司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下年度员工满意度调查目标。
4.4.7调查实施:行政部将《员工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各部门,由各部门负责影印、发放,并在一周内回收后交行政部。《员工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在90%以上,方可视为有效调查。
4.4.8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行政部根据员工反馈的调查结果进行满意和不满意的统计、汇总和分析,编制《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报告》,经总经理审核后与《员工满意度调查表》一起归档,以作为员工满意度调查的依据。
4.4.9调查结果的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五级,A级-非常满意、B级-满意、C级-一般、D级-不满意、E级-非常不满意。非常满意A级-**,满意B级-80%,一般C级-60%,不满意D级-40%,非常不满意E级-0。
4.4.10针对员工提出不满意或满意度降低的项目,行政部应开出《纠正、预防措施表》给责任单位,由责任单位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分析与改善,并将相关内容填入《纠正、预防措施表》后交回行政部。
4.4.11 行政部根据责任单位拟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改善效果的追踪和确认,确认无效的由相关责任单位重新进行原因分析和重新拟定纠正与预防措施,直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
4.4.12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由行政部于每年度的管理评审会议中汇报,以便让公司管理人员了解与掌握员工对公司产品质量、规章制度、福利待遇等满意程度的状况。
4.4.13特殊岗位人员的管理
4.4.13.1特殊岗位如公司的内部质量审核员、量规仪器校验人员、电工、焊工、叉车操作员、电梯操作员等工作人员须经过培训后达到“职务说明书”中所规定的能力要求,才能上岗;
4.4.13.2特殊岗位需提供国家规定的相应证书和证件,交行政部存档。
4.4.13.3特殊岗位人员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则依客户特殊要求执行。

1制定沟通和协商计划
与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帮助识别内外部风险,并确保利益相关者认同和支持风险处理(应对)计划。风险评估小组制定总的风险评估计划,各部门制定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协商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本部门的所有有关风险。
2 适当地帮助明确环境;
1) 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被理解和考虑;
2) 帮助确保风险充分地被识别;
3) 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一并用于分析风险;
4) 确保在界定风险准则和评定风险时,不同的观点被恰当地考虑;
5) 确保认同和支持风险处理(应对)计划;
6) 加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7) 制定一个恰当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和协商计划。

了解企业管理现状,了解企业高层与基础心态;
提出符合实际的问题应对建议,可能涉及深层次的如薪酬制度、厂规厂纪、绩效评估制度、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
不断优化更改后的新运作模式,让模式顺利落地并促进发展。 了解企业管理现状,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不定时提出一些管理建议。

1 要求
应对所有的重要资产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应考虑威胁、脆弱性、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威胁事件发生后对资产造成的影响程度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因素。
2 识别威胁
威胁是对组织及其资产构成潜在破坏的可能性因素,造成威胁的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威胁作用形式可以是对信息系统直接或间接的攻击,例如非授权的泄露、篡改、删除等,在保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等方面造成损害;也可能是偶发的、或蓄意的事件。
威胁可基于表现形式分类。例如可分为软硬件故障、物理环境威胁、无作为或操作失误、管理不到位、恶意代码和病毒、越权或滥用、网络攻击、攻击技术、物理攻击、泄密信息、篡改、抵赖等。
各部门根据资产本身所处的环境条件,识别每个资产所面临的威胁。
3 识别脆弱性
脆弱性是对一个或多个资产弱点的总称。脆弱性是资产本身存在的,如果没有相应的威胁发生,单纯的脆弱性本身不会对资产造成损害。而且如果系统足够强健,再严重的威胁也不会导致安全事件,并造成损失。即,威胁总是要利用资产的弱点才可能造成危害。
资产的脆弱性具有隐蔽性,有些弱点只有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才能显现,这是脆弱性识别中为困难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正确的、起不到应有作用的或没有正确实施的安全措施本身就可能是一个脆弱性。
脆弱性识别将针对每一项需要保护的资产,找出可能被威胁利用的脆弱性,并对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脆弱性识别时的数据应来自于资产的所有者、使用者,以及相关业务领域的*和软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
脆弱性识别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技术脆弱性涉及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等各个层面的安全问题。管理脆弱性又可分为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两方面,前者与具体技术活动相关,后者与管理环境相关。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