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14001认证培训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名 称 是否遵守 备注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6;13;24;25;26;27
;28;30;31;33;34遵守以上条款 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符合*13条;根据*24条已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已向厦门高固废站申报登记符合*27条;根据*31条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并已实施;根据*33条制定《危险化学品、油品管理制度》已实施;公司无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符合*34条。
*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 6;7;10;15;16;22;23等遵守以上条款 环境方针“减废节能”以及目标符合*6条、*7条、*10条、*15条、*16条、*22条、*23条。
*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18;19;20;24;26;27;28;29遵守以上条款 根据*18;19;20;24;26;27;28等条款制定《厂房、公共设施和设备》、《承包商安全卫生及环保管理作业》已实施;根据*29条制定《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环境监测基准书》已实施;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全部条款遵守 由正规设计院设计并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1.1 18、19、20、27、29、31遵守以上条款 根据*18、19、20条已向厦门固废站申报;根据*27条委托有资质废物回收商处理;根据29、31条对废物回收商进行检查。
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2003.10 7;16;17;22;23;24;25;26;27;30遵守以上条款 根据*7条开展培训;根据*16条制定《厂内机动车管理办法》已实施;利用太阳能为工人提供生活热水符合*17条;公司的节电目标符合*22、23、24、25、26、27、30条;
*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 6,7,8,34,49,51遵守以上条款 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符合*34条;

EMS审核关注事项
重要环境因素的有关过程及环境因素的控制:
——主要生产/服务过程(环境因素的控制、污染物/废弃物的流向);
——生产辅助设施:(危化品、废弃物)仓库、锅炉、煤气站;
——消防设施、污水、废气治理设施;
——后勤设施(饭堂);
——应急准备和响应;
——合规性评价(法律法规及标准版本);
——环境符合性证据(环评验收、环境检测报告、污染物衡算结果、其他运行记录)
现场应重点关注组织环保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的情况,并在有关条款或过程中予以记录(如:5.2/6.1.3/6.2/9.1.2/9.3/10.2)
应特别关注组织的污染物产生及处理过程、排放浓度、排放总量等,应对其实施充分的审核,并收集必要的证据(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资料,排污许可证,环境监测报告)
对于符合性证据,不仅仅是要收集或记录,更重要的,是根据符合性证据对组织的合规性作出判断

项目 检查内容 发生场所 问题描述 相关部门确认 是否开出纠正单
消防器材 "1、消防栓、灭火器等器材是否按时点 检、在位、不被物品堵塞;
2、各种提示标识是否醒目;
3、防火门/防火墙/应急窗是否处于正常可使用状态;" 生产 暂无 办公室 否
消防设施 "1、防灾系统的使用运行状况确认;
2、避雷系统的管理情况;
3、周界防盗系统的运行状况;
4、防灾(电视)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
5、应急响应系统(紧急备品/联络途径/保安的应对能力及相关资源)是否能满足需要;" 生产 暂无 办公室 否
电气线路 "1、各用电设备的插座、电源线完好状况;
2、各开关箱/变压器是否有管理责任者;
3、用电设备的电线是否零乱落地,电器线路是否老化;" 生产 暂无 办公室 否
压力管线 "1、压力管线上的阀门是否根据使用的状态处于开、关状态;
2、压力管线的布置是否合理;" 生产 暂无 办公室 否
化学品管理 "1、标识正确否、符合否;
2、保管标志、位置、数量、有期效期正确否; 3、防护设施、应急资源具备否 ; 4、保管、使用人员是否正确操作(包括账/实是否相符)
" 生产 暂无 办公室 否
机械设备 "1、设施、设备处于正常安全作业状态否,接地接零线是否断开;
2、机械的防护装置是否齐全;
3、重要设备使用、运行状况记录是否齐全;
4、操作使用的手顺书、安全注意事项张贴位置是否合理;" 生产 暂无 办公室 否

六、重大环境事故的处理或改进的建议
我公司自从运行环境管理体系以来未发生过重大环境事故。
评价结论: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执行情况评审,发现有些情况与法律法规不符合或执行不到位,如较小部分员工的环境意识不强,随意丢弃固体废弃物等现象。从本次的内审中也可看出部分只能部门对公司的试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认识程度不够,建议各公司结合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进行培训与宣传,总体来看,在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适宜于公司的环境法律法规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公司识别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能够充分体现了在公司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我公司没有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发生。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执行情况较好。
七、结论:
公司的运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具体其他法规符合性参见《法规评价清单》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