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14001认证培训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环境监测包括进驻企业监测和整个园区监测,园区管委会要制定园区环境监测计划,定期进行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和污染物总量核算,及时了解和评价园区环境控制情况。工业园区总排污口、重点污染源企业排污口应当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监控设施联网,实行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工业园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进驻企业根据环境影响大小分担不同总量。同时要引导进驻企业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和批复,适时进行产业政策评价、淘汰落后评价和清洁生产审核。

1.公司生产现场调研,确定环境与安全管理状况,与管理人员沟通了解企业运作。体系诊断,与管理人员确认体系运行状态与期望:
(1)文件诊断:贵公司需将之前制定的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范、记录表单等)交给我们进行查看梳理(机密除外),以确定现行的文件状况,了解文件与记录的精炼度及适宜性,明确其与2015版ISO9001&ISO14001要求的差距与欠缺。为进一步的文件指导、编写与整合提供依据和基础。
(2)现场诊断:对现场的生产流程、现场布置、生产设备、产品信息进行摸底,了解现场实际运作过程,寻找可能的改进点与不足;
(3)人员诊断:访谈人员,了解执行该体系的人力资源情况,执行人员运行体系过程遇到的困难,了解人员认识的误区与盲点。
(4)流程诊断:对企业运作的流程进行了解与把握,认识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2.成立体系推进**
3.体系范围确认

管理评审是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重大改进的重要手段。园区管理评审要站在整个园区的环境管理角度,由园区管委会**主持,进驻企业**、主管部门等人员参加,园区管委会机构及进驻企业提供评审输入信息,输入信息应包括:园区环境管理方针适宜性、目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公共设施适宜性、环保规划与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含总量)、处理与利用情况、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结果、合规性评价报告、产业政策评价、淘汰落后评价和清洁生产审核情况、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等等,可以会议方式,或其他方式进行,园区管委会**及各部门负责人、进驻企业代表等人员参加

EMS认证决定关注事项
组织是否满足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包括组织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排污企业是否取得排
污许可证,组织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报告及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等
认证档案应留相关证据。证据可以是复印件或可追溯的记录。
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工业园区建设并通过了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认证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园区环境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总体作用是积极的,然而其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策划有缺陷,有的未覆盖整个工业园区。有的园区管委会误认为管委会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其办公、服务活动,不包含进驻企业环境活动,或者将进驻企业环境活动当作相关方对待,忽视了园区环境管理及其影响的区域性特点,致使其偏离主体,违背了管委会设立的初衷;
(2)基于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误解,造成环境管理体系其他要求也局限于管委会机关活动,如环境因素识别范围未包含进驻企业、管理方案的制定无进驻企业改进内容、运行控制和应急预案也局限于管委会机关,内审和管理评审更没有进驻企业参与;
(3)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中缺少进驻企业的积极参与。一些园区管委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认证时,只是机关人员在开展一些工作,进驻企业似乎成了无关者。有的管委会**甚至认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就是整理资料,做做文字,何必让进驻企业参加?那样会牵扯企业很大精力,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进而带来他们对管委会服务的不满意;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