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辅导
两化融合体系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两化融合培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两化融合评审顾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两化融合申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所需资料顾问依据标准整理
所需材料咨询协助整理
条件预先评审
周期6个月出头
当前,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以**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随着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应对战略,比如德国的工业 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我们国家提出“中国制造 2025” , “中国制造 2025”的主线就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 。
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是着力打造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促进“中国制 造”转型升级。在推进方法上,工信部组织制定了一套适应信息化趋势、融合国际 管理理念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以部级力量向广大企业推广贯标,这是统领我国两化
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作为“中国制造”的一,也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主体,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切实做好两化融合工作。
两化融合贯标由国家工信部直接认定,各省级工信部门协助落实,由国家两化融合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是为难得的重量级国家资质。
信息化标准建设
1信息部应在信息资源平台建立统一编码规则,编制形成《信息资源编码规范》来统一信息标准,并随着业务的发展变迁不断拓展更新;
2信息部编制《数据交换和接口规范》规范信息交换与接口转换活动,并负责该文件的落地执行。
3信息部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制度,规范信息资源的采集、获取、存储,保证其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水平,保证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4信息部制定信息资源操作权限管理数据信息标准。
公司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按级别划分,员工可根据其账号的权限进行阅读、使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与数据根据其重要性程度与泄密风险损失划分为五级。
i.机房设备风险。主要包括服务器、UPS电源、网络交换机、电话交换机、光端机等。这些风险来自防盗、防雷、防火、防水。若这些自然灾害发生,可能会损坏机房设施,造成业务中断。
j.办公/区域风险。主要包括办公区域敏感信息的安全。有些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在办公区域随意堆放本部门的重要文件或是在办公区域毫不避嫌谈论工作内容,若不小心被其他人拿走或听到,可能会泄露部门工作机密,甚至是公司机密。
ERP、OA系统管理帐号必须经过总经理授权取得。
ERP系统管理员负责ERP系统帐套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帐号的设计、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OA系统管理员负责OA系统自定义表单的生成、流程的建设和优化。
操作用户需要增加或修改权限需要填写ERP/OA用户权限申请表,并经过本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交由总经理审核,通过后,交由信息部作权限相关处理。
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帐号进行业务操作。
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或离职,信息管理部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帐号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帐号。
根据所选择的归档方式,递交所有申请材料的电子件或纸件,并逐一在《申请材料完备性清单》中勾选。
1、 申请书:(需提交wor和盖章扫描版各一份)
“地址邮编”此处应填写营业执照中的注册地址;
“管理者代表”应与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一致;
“覆盖的的个数”,部门数必须和体系文件中体现的部门数相同,组织机构图、职能角色分配表、部门职责,三个文件中的部门名称和数量应保持一致,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作为管理层视为一个部门;
“覆盖的地址”,如果是多地址,分别在每一地址后该地址包含的部门;如果注册地址无活动,应;
“主营业务范围、管理体系覆盖的业务范围”均不得**出营业执照的范围;管理体系覆盖的业务范围应写产品的活动,比如某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
“体系运行时间”应与颁布令时间一致。
2、 文件:(均需要提交盖章扫描件)
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三证合一或五证合一的不用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
国家行政许可证书扫描件(如:生产许可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3C、GMP等)
其它相关扫描件(如:其它管理体系证书、高新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等)
3、 体系文件:
知识产权手册(签批后的PDF版,含颁布令)
3.1申请组织简介
3.2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3.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3.4职能角色分配表
3.5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覆盖组织机构图
(上述5项如手册中已涉及则*额外提供,手册中不涉及请单提供)
程序文件清单、记录文件清单
程序文件(签批后的版本)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材料(含签批的扫描件,一般包括计划、报告等相关记录)
知识产权清单
4、 声明文件:(盖章PDF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可参照执行的数字化转型方法体系,是一套**企业战略、业务、技术、管理等统筹推进的体系框架,是一套促进贯标咨询、解决方案、评定等服务市场生态良性运转的引导体系,也是我国覆盖两化融合全局、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标准。
作为企业构筑信息时代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系方法,自2013年开始大范围普及推广和深入应用以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一系列普适易用、相互配套的标准体系,成为国家和地方省市推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其评定结果被作为评判企业综合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