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指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流程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梳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BRCGS等
周期2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资料顾问协助
材料咨询整理
ISO22000认证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1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 《HACCP 计划书》
3 《前提方案/良好操作规范》
4 《操作性前提方案》
5 《主要原辅料脆弱性评估及控制方案》
6 《原控制方案》
7 《产品防护计划》
8 《生产设备维修、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9 《生产作业书/岗位操作规程》
10 《原辅料验收标准规程》
11 《产品检验规程》
12 《车间空气、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规范》
13 《实验室质量手册》
14 《食品留样管理规定》
15 《仓库管理制度》
16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规范》
17 《采购管理制度》
18 《标识及可追溯控制规定》
19 《危害分析与控制措施选择控制规定》
20 《验证控制规定》
21 《不合格品及潜在不安全产品控制规定》
22 《产品撤回/召回控制规定》
23 《致敏原控制规定》
24 《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控制规定》
验证策划
a. 验证活动的作用和目的
b. 组织应考虑实施验证的活动内容
c. 针对每一项验证活动,验证策划应包含的内容
d. 验证活动输出形式的确定原则
e. 涉及终产品测试的验证活动,测试样品不满足要求时的处理方法
可追溯性系统
a. 建立可追溯性系统的目的、作用
b. 可追溯性系统建立的要求
c. 可追溯性记录的保存要求
不符合控制
纠正
a. 纠正与纠正措施的区别及含义
b. 纠正实施的时机及实施要求
c. 纠正与潜在不安全产品处置的关系
纠正措施
a. 纠正措施实施时机的选择
b. 纠正措施包含的具体内容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
a.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含义
b. 不合格产品进入食品链的条件及潜在不安全产品的放行原则
c. 潜在不安全产品在未实施评价前的处置要求
d. 在组织控制之外的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要求
e. 产品经评价不能放行时的处理方法
撤回
a. 负责撤回的人员要求
b. 撤回程序的要求
c. 撤回产品的处理
d. 撤回方案有效性验证要求
e. 撤回应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要求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适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规定了选址和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食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记录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原料
食品原料运输及贮存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备有防雨防尘设施;根据食品原料的特点和卫生需要,必要时还应具备保温、冷藏、保鲜等设施。
食品原料运输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必要时应进行消毒。食品原料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避免污染食品原料。
食品原料仓库应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出的原则,必要时应根据不同食品原料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

仓储设施
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施。
仓库应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仓库地面应平整,便于通风换气。仓库的设计应能易于维护和清洁,防止虫害藏匿,并应有防止虫害侵入的装置。
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应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贮存场所、或分区域码放,并有明确标识,防止交叉污染。必要时仓库应设有温、湿度控制设施。
贮存物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以利于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
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燃料等物质应分别安全包装,明确标识,并应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
1 目的
确保员工做好个人卫生,卫生设备的完好,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个人卫生、卫生间卫生的管理。
控制的危害:人员带来的微生物。
3 职责
生产技术科负责管理,质检科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要求
4.1 洗手、消毒设施。
4.1.1 洗手用的水龙头为脚踏式的开关;
4.1.2 洗手、消毒程序。
① 卷起袖管,湿润双手;
② 使用适量液体肥皂或洗涤剂;
③ 双手揉擦直至产生很多泡沫,清洁每一手指和手指之间;
④ 除去手掌心中的油脂,剔除指甲污秽;
⑤ 用大量流动水冲尽泡沫上所附着的所有污垢、皮屑和;
⑥ 仔细检查手的各部位,并对可能的污渍重新洗涤;
⑦ 将手烘干;
⑧ 用75%的酒精消毒。
4.2 卫生间设施
4.2.1手纸和纸篓保持清洁卫生;
4.2.2 设有洗手设施和消毒设施,有消毒用品。
4.2.3 有防蚊、蝇的设施;
4.2.4 卫生间要求通风良好、地面干燥、保持清洁卫生;
4.3 设备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4.3.1保持洗手、消毒设施、更衣室、卫生间的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卫生间通风良好,防蚊蝇设施完好。
4.3.2每日对卫生设施用清洁剂进行洗刷、冲洗。保持地面干燥,整体清洁
4.3.3更衣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5
车间管理人员每天巡查
6 纠正措施
检查发现问题应该立即针对性纠正。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