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指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流程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梳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BRCGS等
周期2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资料顾问协助
材料咨询整理
ISO22000认证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1、目的
为明确在接收、生产和交付等各阶段中对每批产品进行性标识,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生产及销售过程中产品的标识和追溯。
3、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产品制定统一的标识形式,并在需要时负责组织对产品的标识进行确认、分析和追溯。
——库管员负责产品在贮存、发货、销售过程中的标识和记录管理。
——生产负责人负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标识和记录管理。
4、工作程序
——对供应商提品的标识
标识方法见表 1
表 1 产品标识
加工状态 生产阶段 标识形式 标识内容 责任部门/人员
原料 进货 标牌 分供方名字或代码 采购、验收人
材料 进货 标牌 品名规格、合格与否等 辅料库库管员
在制半成品 从配料包装 容器、标识卡 品名规格、生产日
期、班次 车间操作/管理人员
包装品 包装工序 标记(纸箱上)
标记(纸盒上) 品名规格、客户标
记、数量、批次等 包装车间操作工/检验员
贮存
半成品/成品 贮存 标识卡 规格、代号、
进库日期、数量等 库管员
a. 对于供应商提供的原辅材料应使用标识卡进行标识,并品名、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数量、产地、入库日期、出库日期等内容。
b. 要求供应商所提供的原辅材料的立包装必须有明确的标识。
——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标识
a. 生产仓库存放的原辅材料应使用标识卡进行标识,并品名、数量、入库日期、出库日期等内容。属于紧急放行的原辅材料必须其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
b. 生产仓库及成品库存放的成品,应按外包装箱上的品种、生产批号进行分类码放,并使用标识卡进行标识,品名、数量、生产批号、入库日期、出库日期等内容。
c. 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标识应按各工序规定的产品批号进行标识。各工序管理人员负责控制本工序人员按以下规定对产品进行生产过程中的标识,并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转序记录和岗位操作记录等。
——在监视和測量过程中须对产品状态进行识别
给每一种状态同一种标记。产品状态标记的种类: a.待检 b.合格 c.不合格。
食品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进入食品生产场所前应整理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
进入作业区域应规范穿着洁净的工作服,并按要求洗手、消毒;头发应藏于工作帽内或使用发网约束。
进入作业区域不应配戴饰物、手表,不应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不得携带或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
使用卫生间、接触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或从事与食品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再次从事接触食品、食品工器具、食品设备等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活动前应洗手消毒。

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概况
a.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概况
b.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在中国的实施情况
2 GB/T 22000-2019标准(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0.引言
a.食品链中包含的组织类型及相互关系;食品链与食品安全控制的关系
b.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的内容及内涵
c. GB/T 22000-2019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之间的关系
d. GB/T 22000-2019与HACCP原理的关系
e. GB/T 22000-2019与ISO/TS 22004的关系
f. 小型欠发达组织使用GB/T 22000-2019的原则
g. GB/T 22000-2019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范围
a. GB/T 22000-2019标准的适用范围
b. 组织实施GB/T 22000-2021标准的作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了GB/T 19000-2016标准

被稽核方接收不符合事項報告
準備矯正措施計畫
將計劃(如果有的話)提交給稽核員
稽核員評估回應
被稽核方實施計劃
被稽核方評估有效性
如有必要,被稽核方修改計畫
被稽核方文件變更
稽核員驗證實施情況和有效性
紀錄(稽核員和被稽核方)採取的所有措施

个人卫生设施
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处应设置更衣室;必要时特定的作业区处可按需要设置更衣室。更衣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
生产车间及车间内必要处,应按需设置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如设置工作鞋靴消毒设施,其规格尺寸应能满足消毒需要。
个人卫生设施
应根据需要设置卫生间,卫生间的结构、设施与内部材质应易于保持清洁;卫生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洗手设施。卫生间不得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应在清洁作业区设置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如有需要,应在作业区内适当位置加设洗手和(或)消毒设施;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
洗手设施的水龙头数量应与同班次食品加工人员数量相匹配,必要时应设置冷热水混合器。洗手池应采用光滑、不透水、易清洁的材质制成,其设计及构造应易于清洁消毒。应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著位置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
根据对食品加工人员清洁程度的要求,必要时应可设置风淋室、淋浴室等设施。
1 目的
确保员工做好个人卫生,卫生设备的完好,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个人卫生、卫生间卫生的管理。
控制的危害:人员带来的微生物。
3 职责
生产技术科负责管理,质检科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要求
4.1 洗手、消毒设施。
4.1.1 洗手用的水龙头为脚踏式的开关;
4.1.2 洗手、消毒程序。
① 卷起袖管,湿润双手;
② 使用适量液体肥皂或洗涤剂;
③ 双手揉擦直至产生很多泡沫,清洁每一手指和手指之间;
④ 除去手掌心中的油脂,剔除指甲污秽;
⑤ 用大量流动水冲尽泡沫上所附着的所有污垢、皮屑和;
⑥ 仔细检查手的各部位,并对可能的污渍重新洗涤;
⑦ 将手烘干;
⑧ 用75%的酒精消毒。
4.2 卫生间设施
4.2.1手纸和纸篓保持清洁卫生;
4.2.2 设有洗手设施和消毒设施,有消毒用品。
4.2.3 有防蚊、蝇的设施;
4.2.4 卫生间要求通风良好、地面干燥、保持清洁卫生;
4.3 设备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4.3.1保持洗手、消毒设施、更衣室、卫生间的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卫生间通风良好,防蚊蝇设施完好。
4.3.2每日对卫生设施用清洁剂进行洗刷、冲洗。保持地面干燥,整体清洁
4.3.3更衣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5
车间管理人员每天巡查
6 纠正措施
检查发现问题应该立即针对性纠正。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