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辅导
两化融合体系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两化融合培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两化融合评审顾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两化融合申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所需资料顾问依据标准整理
所需材料咨询协助整理
条件预先评审
周期6个月出头
1.政策扶持
山东省:鼓励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德州市:通过评定后,给予款项补贴。通过评定的企业将在省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
2.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通过贯标帮助企业打造新型能力,巩固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发挥技术的基础性作
用,优化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并通过技术来实现和规范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可以不断挖掘数据这一核心要素的创新驱动潜能,推动和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 构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终促成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融合—创新能力提升: 在工业技术研究中不断的融合植入信息技术,从而创新出更 的技术工艺。
产品融合—产品竞争力提升: 实施两化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产品中开发出技术含量 更高,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业务融合—提升业务能力: 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推出更的业 务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反应机制、改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
管理融合—提升管理效率: 实施两化融合,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建立更方便、的工业生产管理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两化融合贯标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加快企业运行效率,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阶段:前期准备(包括以往资料收集、拟定计划)
*二阶段:开展符合性审核(出具符合性审核报告及协助乙方进行问题整改)
*三阶段:监督审核后问题整改
各阶段详细工作安排及周期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双方知道,实际进度可能会因为不可预知的原因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上述工作时间可由双方以诚信的协商调整。
![漳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标准](//l.b2b168.com/2020/05/11/20/20200511204740478084.jpg)
1 完备清单 □申请材料完备性清单
2 申请书 □认证申请书(wor和盖章扫描件各一份)
3 文件 □营业执照副本及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盖章)
□行政许可证(扫描件盖章,如:生产许可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3C、GMP等)
□其它相关(扫描件盖章,如:其它管理体系证书、高新企业、试点/示范/优势企业等)
4 体系文件 □知识产权手册(签批后的PDF版,含颁布令)
□申请组织简介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覆盖组织机构图
□职能角色分配表
(上述5项如手册中已涉及则*额外提供,手册中不涉及请
单提供)
□程序文件清单、记录文件清单
□程序文件(签批后的版本)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文件(签批的版本,内部审核包括计划、签到表、检查表、不符合报告、内审报告;管理评审包括计划、签到表、管理评审报告)
□知识产权清单(各类知识产权数量,如**、商标、著作权等)
5 声明文件 □申请组织声明(盖章PDF版,含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提供材料真实性的声明、适用性声明、保密声明)
![漳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标准](//l.b2b168.com/2022/04/04/12/202204041252169832654.jpg)
服务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1. 了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
2. 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产权、标准化、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体系、信息、档案等知识;
3. 熟悉企业的经营活动;
4. 熟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作流程;
5. 参加市级以上主办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培训班并取得相关证书;
6. 担任服务团队负责人的,应具备5年以上知识产权行业管理工作经验,并有相关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漳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标准](//l.b2b168.com/2020/05/11/20/202005112047402117124.jpg)
现在绝大多数超市商场没有商标的产品是不会允许进入的,另外注册商标也有利于保护自己的企业不被侵权,扩大企业和的影响。
� 1、便于消费者认牌购物。 2、商标注册人拥有商标权, 受法律保护。 3、 通过商标注册,可以创立,抢先**市场。 4、 商标是一种无形资产,可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5、 商标可以通过转让,许可给他人使用,或质押来转换实现其价值。 6、 商标还是质检、卫检、条码等的*条件。 7、 地方各级工商局通过对商标的管理来监督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 主要的好处:1、消费者信任 无标的销量还是少的多;2、不注册先用一个logo,结果有2个:其一,有可能会侵权其他人的商标权,侵权的结果罚款没收等可想而知;其二,自己的logo被别人注册为商标,自己日后还得换,自己之前的宣传白做了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相关标准:
GB/T 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23001-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3002-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GB/T 23003-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指南》(GB/T+23003-2018);
GB/T 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TAIITRE 10001—2020 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
TAIITRE 10002—2020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
TAIITRE 10003—2020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型能力分级要求;
TAIITRE 20001—2020 数字化转型 新型能力体系建设指南;
TAIITRE 20002—2020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评定分级指南。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