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ISO9001认证申请
ISO认证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认证辅导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认证咨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9001认证培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培训
ISO9000认证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认证顾问ISO认证申请
材料顾问咨询
周期1个月左右
适用标准ISO9001:2015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资料辅导整理
为了贯彻执行隐私信息管理体系,满足《ISO/IEC 27701:2019 安全技术 27001和27002扩展的隐私信息管理 要求和指南》的要求,加强对隐私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和持续运行的工作,特任命 为公司信息安全和隐私管理者代表。
授权信息安全和隐私管理者代表有如下职责和权限:
1) 全面统筹实施公司内部的安全工作,对安全负直接责任;
2) 组织制定保护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
3) 制定、签发、实施、定期更新保护政策和相关规程;
4) 建立、维护和更新组织所持有的清单(包括的类型、数量、来源、接收方等)和授权访问策略;
5) 开展安全影响评估,提出保护的对策建议,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6) 组织开展安全培训;
7) 在产品或服务上线发布前进行检测,避免未知的收集、使用、共享等处理行为;
8) 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并及时受理投诉举报;
9) 进行安全审计;
10)与监督、管理部门保持沟通,通报或报告保护和事件处置等情况。
ISO9000系列(四个核心标准)
ISO9000 QMS基础和术语 是工具标准
ISO9004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是针对管理层的目标管理,对高层成熟度的考量
ISO19011 是QMS/EMS审核指南 是审核标准,非质量标准,针对质量与环境,也可以用于职业健康审核
ISO9001 QMS要求

文件的更改
1 《手册》由服务部组织更改,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更改,由调度员回收、发放,并应保留文件更改内容的记录;
2 其他文件的更改由各相关部门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再由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更改、发放、处理,如果其他部门审批时,该部门应获得审批所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3 所有被更改的原文件必须由原发放单位收回,以确保有效文件的性。
文件的领用
1 文件领用应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方可领用。
2 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分发编号不变,并收回旧文件;因丢失而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编号,并已丢失文件的分发编号失效;发放部门作好发放签收记录。

总则
(1)为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公司策划、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以保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指对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使其实现的一组关联的相互作用要素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使用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照片、样件及其他电子媒体或他们的组合形式。
(3)本公司按照ISO 9001:2015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记录。
层次 A:质量手册,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
层次B:程序文件,包括:标准中所需求形成文件的程序;以及公司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程序。
层次C:支持性文件,包括: 操作规范/验收规范/管理规定/产品标准等
层次D:表 单 /(质量记录)本标准要求形成的记录将质量活动结果填写在记录表式中形成的质量记录,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见证性文件,各项质量活动均须依标准要求作相应的记录。
(4)本公司对ISO 9001:2015标准中要求的程序文件都已进行了编制,并可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在未来增加程序文件和记录。
(5)本公司对ISO 9001:2015 标准中要求作出“规定”的(含“制订”、“编制”等)的内容,分别在质量手册中作出描述。
(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订和详略程度取决于活动的类型、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员工能力素质等,应切合实际,便于理解和应用。
(7)文件采用文字、表格、计算机等形式。文字形式的文件采用受控形式,计算机形式的文件实施专人管理。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
1责任部门接到《不合格报告》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
2 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制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各责任部门对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并保存记录。
验证和评审
1 管理师应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通过查阅相关记录或检测对实施有效性进行验证。
2 对经过验证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组织责任部门重新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措施建议,并重新填写《不合格报告》下发责任部门,实施下一个循环。
a)规划(建立PIMS):建立与管理风险和改进信息安全有关的PIMS方针、目标、过程和程序,以提供与组织总方针和总目标相一致的结果;
b)实施(实施和运行PIMS):实施和运行PIMS 方针、控制措施、过程和程序;
c)检查(监视和评审PIMS):对照PIMS 方针、目标和实践经验,评估并在适当时,测量过程的执行情况,并将结果报告管理者以供评审;
d) 处置(保持和改进PIMS):基于PIMS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或者其他相关信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PIMS。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