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HACCP认证培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内审员培训
HACCP认证辅导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辅导
HACCP认证申请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申请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适用标准GB/T27341
周期40天左右
审核材料协助整理
申请资料咨询协助
HACCP认证顾问协助建立HACCP体系
原辅料、包装、成品的管理
1原辅料入库
1.1运输原辅料的车辆要保持清洁,进入生产要慢行。
1.2原辅料的外包装袋要保持清洁,入库前要检查,有污损的要隔离存放。
2原辅料的贮存
2.1原辅料进来后用专库存放。原辅料库要保持干燥通风;库内保持清洁,有防鼠设施;产品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确保原料先出。
2.2贮存固态原辅料时,应做到离地不低于8cm,离墙15cm以上并分类、定位码放,有明显标识,易受污染的原辅料(如白糖、淀粉、盐等)与其他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3生产每月对库房的标识、码放、防虫、防鼠、验收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原辅料的领用
3.1领用各种原辅料的手推车应保持清洁。
3.2运输原辅料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不洒不漏,避免污染。
3.3原辅料发放要专人管理,领用需登记。
3.4原辅料的外包装、垃圾、杂物等废弃物及时清出加工间。
4成品的贮存及运输:
4.1加工好的食品经检验后推入售仓储,检验人员做好相应记录。
1.目的
对打程予以控制,确保产品打包的质量得到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打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 打包工负责打包数量和打包质量的自我检查与控制;生产当班机长/班长负责抽查。
3.2 质技部现场质检员负责对打包数量、打包方式及打包效果进行。
4.控制程序
4.1 打包前查看作业计划单打包要求:每包的数量、打包绳方式、位置等。了解公司内部的其它规定:如班组打包绳颜色、使用缠绕膜等。
4.2 打托盘包时,注意事项及要求:
4.2.1托盘要求:使用规定的托盘和盖板,外观整洁无损,表面无翘钉现象。
4.2.2不能使用同一客户的纸板垫托盘底部、中间及**部;按要求将纸箱捆扎摆放于托盘上,必要时可在适当加铺一张废面纸(大小适中)做牵筋加强整体平衡。
4.2.3产品堆码应做到,数量准确、堆码整齐,上下垂直方正,不错乱,不倾斜,四周楞角整齐划一,标识清晰完整。生产必须严格按要求统一同一产品每托盘的打包数量,不得擅自更改或随意码放打包数量。
4.3 质技部质量管理:
4.3.1 质检员对打包现场进行巡查,防止打包时混箱。
4.3.2 对打包用绳子、托盘、打包带、打包方式等进行核查,确保符合客户要求。
4.3.3 对打包托盘整体方正度及打包的松紧度进行巡查,确保达标。
4.4 质量控制标准:
4.4.1 所有规定按客户的要求执行。
4.4.2 客户要求按产品卡规定的内容、销售部通知的客户规定要求执行。
4.4.3 在条件下(阴雨天气),可与客户协商增加防护措施(如:增加用缠绕膜包裹等)。

1.0 目的
通过有效的管理防止潜在的异物污染产品,或通过有效的检测装置将含有异物的产品剔除,以确保产品安全,并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潜在的或已存在的可能会污染到本公司产品的异物的控制;相关涉及生产部、行政部、维修部、质管部及采购部。
3.0 引用文件
GB/T 19001-2000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QCMS QPE 7.5-02 Extraneous Matter Management
4.0 定义
异物指在产品设计开发时没有将其列入产品的一部分却实际含有了的任何物质,甚至包括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原物料本身。举例如下:金属、玻璃、石头、头发、塑料、甚至原料本身所附有的物质(例如坚果壳等)
5.0 职责
5.1 生产部、维修部在新工艺设施、设备的设计及现有工艺设施、设备的改造、维护过程中应避免异物源的存在,及防止异物污染产品;并负责相关异物控制措施的落实。维修科负责检测器的校正、维修、维护。
5.2 生产部负责相关异物控制措施的执行。
5.3 研发部对潜在的异物源的评估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5.4 采购部配合质管部、研发部实施供应商审核;当异物源涉及供应商时确保供应商及时启动并有效落实纠正措施。

◆有无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方针、目标?
◆有无ISO22000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现有文件能否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实施和更新?
◆总经理是否制定并批准书面的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并采取措施使员工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
◆是否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培训、会议、墙报宣传、文件等方式),确保将有关满足客户、法律、法规、ISO22000标准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组织各级人员,并使各级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
◆各人员员工是否充分理解这些要求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确保这些要求的实现?
◆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是否为每项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食品安全方针?
◆食品安全方针是否经管理者批准?
◆是否与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作用相适应?
◆是否符合与顾客商定的食品安全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是否说明沟通的安排?
◆是否有可测量目标来支持?。
◆是否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采取了哪些方式?
◆检查食品安全目标统计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在内部沟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否确保食品安全小组得到其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将信息体现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上?
◆管理者是否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情况形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组织、部门中可能产生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的设备、场所、活动是否得到明确?
◆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状态是什么?
◆以往是否发生过?
◆一旦发生会产生怎样的食品安全危害?
◆是否有程序?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确定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内容?
◆是否针对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规定了处置对策?
◆针对事故和紧急状态采取的对策能否起作用?
◆对策是怎样确定的?是否经过论证?
◆是否有明确的处置程序、方法、措施和组织?
◆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和资源保证?
◆有无与相关部门联络的规定?
◆如何规定的?是否演练过?
◆演练的效果如何?
◆是否根据演练结果对程序加以修改?
◆有无上述记录?
公司根据GB/T 27341-2009,GB 14881-2013、《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1.0》、 《CCAA 0020 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果蔬制品生产企业要求》等标准的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HACCP体系,本公司全体员工将有效的贯彻执行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a) 确保在体系范围内可预料发生的与产品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得到识别、评价和控制,以确保公司的产品不直接或间接伤害消费者;
b) 在食品链范围内沟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适宜信息;
c) 在公司内就有关HACCP体系建立、实施和更新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以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的食品安全;
d)明确所需的资源和信息;
e) 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
f) 对HACCP体系定期评价,必要时进行更新,确保体系反映公司的活动、并收集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新信息;
g) 对影响终产品安全的任何外包产品和过程在HACCP体系中加以确认,并形成文件。确保对此类外包产品和过程实施控制。本公司产品运输和部分贮存外包。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