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HACCP认证培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内审员培训
HACCP认证辅导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辅导
HACCP认证申请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申请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适用标准GB/T27341
周期40天左右
审核材料协助整理
申请资料咨询协助
HACCP认证顾问协助建立HACCP体系
交叉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1员工工作服应每天清洗,保持整洁。
2下班后,生产需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要装在废品袋,及时处理;废品袋应带密封,不允许暴露存放;各种废弃物做到日产日清,生产结束后生产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3加工间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局合理有序;明确、物流、水流、气流方向,从而避免工序上的交叉污染。
4原辅料库要保持通风、干燥;库内保持清洁,有防鼠设施;产品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确保原料先出。
5生产上部不设输送水管,保持加工间内的空气流通,防止出现冷凝水。
6生产加工的黄泔水通过管道引入明沟,飞溅的黄泔水应及时冲洗。
7生产定期对加工加工间的排风扇进行清理,保持扇叶和沙网的清洁。修理设备时保管好工具和零配件,避免接触食品。
8加工间内应保持通风;天花板无霉点、无墙皮脱落、无可视污物。每班工作结束后,由生产人员对设备、工器具及墙面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干净状态。
9加工间内的照明装置应具有保护装置,防止因瞬间过热而爆裂;生产对加工间内的照明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更换。
10盛放食品的工器具不能直接接触地面;生产过程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处理,严防交叉污染。与食品接触的器具、设备等使用前确认其已经过清洁消毒;被废水或不清洁的物品污染时,必须立即清洗消毒;已清洗消毒过的设备和器具应避免再次污染。
11不同工序、不同用途、器具分开放置,做好标识。加工加工间的设备和工器具在每班工作开始前由专人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转且符合卫生要求方可使用。
12本厂的内包装材料在使用前,抽样检查,并进行抽样消毒确保无污染后方可投入使用;生产要求供方每年一次提供包装材料的安全检测报告。
◆组织、部门中可能产生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的设备、场所、活动是否得到明确?
◆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状态是什么?
◆以往是否发生过?
◆一旦发生会产生怎样的食品安全危害?
◆是否有程序?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确定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内容?
◆是否针对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规定了处置对策?
◆针对事故和紧急状态采取的对策能否起作用?
◆对策是怎样确定的?是否经过论证?
◆是否有明确的处置程序、方法、措施和组织?
◆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和资源保证?
◆有无与相关部门联络的规定?
◆如何规定的?是否演练过?
◆演练的效果如何?
◆是否根据演练结果对程序加以修改?
◆有无上述记录?
◆组织是否规定了确定、提供并维护基础设施的方法?
◆组织提供了哪些设施和设备?
◆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需要?
◆设施和设备是否得到了维护?
◆前提方案是否包括以下的内容:
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b)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
c)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
d)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的支持。
e)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
f)对采购材料、供给、清理和产品处置的管理。
g)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h)清洁和消毒。
i)虫害控制。
j)人员卫生。

异物源的评估、控制
1 异物源的评估
HACCP小组具体负责异物源的评估;具体执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及《工厂HACCP计划》
2 异物源的控制
2.1 原物料的采购只能从经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处进行,且现有供应商须定期审核。相关内容参见《采购控制程序》、《供方管理控制程序》
6.1.2.2 生产部、维修科在新工艺设施、设备的设计及现有工艺设施、设备的改造、维护过程中应对潜在的异物源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异物源的存在。
2.3 为确保公司产品安全、有效剔除异物,以防止污染产品,执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
2.4 公司积极鼓励员工发现异物,实施《关于员工发现异物的奖励制度》
2.5 跟进/纠正措施
2.6 当异物被发现时应进行跟进并采取纠正措施,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7 生产部执行“开班检查”,发现异物隐患后,及时去除。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在内部沟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否确保食品安全小组得到其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将信息体现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上?
◆管理者是否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情况形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组织、部门中可能产生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的设备、场所、活动是否得到明确?
◆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状态是什么?
◆以往是否发生过?
◆一旦发生会产生怎样的食品安全危害?
◆是否有程序?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确定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内容?
◆是否针对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规定了处置对策?
◆针对事故和紧急状态采取的对策能否起作用?
◆对策是怎样确定的?是否经过论证?
◆是否有明确的处置程序、方法、措施和组织?
◆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和资源保证?
◆有无与相关部门联络的规定?
◆如何规定的?是否演练过?
◆演练的效果如何?
◆是否根据演练结果对程序加以修改?
◆有无上述记录?

◆文件化程序是否包括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的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程序中是否包含审核的范围、频次、计划、方法?
◆是否进行了年度内审方案策划, 策划时是否考虑了拟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产生的更新措施?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经管理层批准?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发给有关部门?
◆是否按年度内审方案的计划实施了审核?
◆是否制订了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实施计划是否覆盖全部要素和全部部门?
◆审核是否由非从事受审活动的人员进行?
◆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了?
◆审核是否抓住了关键环节(部门、设备、活动)?
◆审核用检查表是否充分、符合要求?
◆审核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能否说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期完成。
◆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进行了验证,有无记录。
◆验证结果是否报告了相关部门。
01)负责按照客户要求或计划的排产安排,进行产品的生产;
02)负责生产车间食品安全相关卫生清洁的工作;
03)负责产品储存,产品的防护工作。
04)负责责任区域内,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工作。
05) 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06)所采购的产品必须具有环保、安全特征;重要的产品要有供方的食品安全检测报告、制作许可证等资质。
07)负责组织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方的档案。
08)组织编制采购文件并负责物资采购的计划安排与实施。
09)负责与客户业务订单方面的沟通协调和跟进处理。
10)负责组织顾客服务工作,作好撤回调查工作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