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周期40天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申请材料协助整理
所需资料顾问协助
一、目的:
规范设备清洗操作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二、适用范围:
清洗覆盖生产车间所有管道设备及各工段储料缸清洗消毒;CIP验证清洗与二氧化氯消毒水水清洗验证。
三、清洗验证频率:
1.CIP清洗生产同一产品每周1次,更换品种1次,设备停产5天开工前1次,CIP清洗验证每年1次;90℃热水清洗每次生产前清洗1次;≥25ppm二氧化氯消毒水清洗每次使用前储料桶、盆、勺等,消毒水清洗验证每半年一次;清水清洗每次生产前后。
四、内容
(一)CIP清洗流程
1. 开启阀门注温水冲洗5分钟—温度38—40度—打开开水阀排污—开启清水冲洗至目视干净。
2.注水到储存罐200L位置开机循环—加入6kg食品级经氧化钠—碱溶液循环30分钟,浓度2%-2.5%温度82℃—85℃—打开开水阀排污—开启温水冲洗至无碱液—清水冲洗10分钟取水测pH值。
3.注水到储存罐250L位置开机循环—加入4kg食品级一水柠檬酸—酸溶液循环15分钟,浓度1%-1.5%温度72℃—75℃—打开开水阀排污—开启温水冲洗至无酸液—清水冲洗10分钟取水测pH值。
为持续改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以下简称HACCP认证)制度,保持和提升HACCP认证工作的国际化水平,根据《*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等有关规定,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增加为HACCP认证依据。
01致敏物质的管理
1.1企业应建立并实施针对所有食品加工过程及设施的致敏物质管理方案,以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
1.2企业应对原辅料、中间品、成品、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接触材料及任何新产品开发引入的新成分进行致敏物质评估,以确定致敏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并形成文件化信息。
1.3企业应识别致敏物质的污染途径,并对整个加工流程可能的致敏物质污染进行风险评估,避免致敏物质交叉污染的发生。
1.4企业应制定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的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措施进行确认和验证。
1.5对于产品设计所包含的致敏物质成分,或在生产中由于交叉接触所引入产品的致敏物质成分,应按照工厂所在国和目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标识。
食品欺诈的预防02
2.1企业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程序,包括:
a)识别潜在的脆弱环节;
b)制定预防食品欺诈的措施;
c)根据脆弱性,对措施的**顺序进行排序。
2.2企业应收集有关供应链食品欺诈的以往和现行威胁信息,对食品链所有的原辅料进行脆弱性评估,以评估食品欺诈的潜在风险。
2.3企业应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文件化的食品欺诈预防计划,针对识别的食品欺诈脆弱环节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识别的脆弱环节
2.4企业的食品欺诈预防计划应覆盖相关的食品类别,并被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支持。
2.5企业应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和验证,并持续地对食品欺诈预防计划进行评审,至少每年一次。

建筑配置与空间
1 建筑应依作业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整齐的配置,以避免交叉污染。
2 建筑应具有足够空间,以利设备安置、卫生设施、物料贮存及人员作息等,以确保产品的安全与卫生。生产工具等应有清洁卫生的贮放场所。
3 加工场所内设备与设备间或设备与墙壁之间,应有适当的通道或工作空间,其宽度应足以容许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包括清洗和消毒),且不致因衣服或身体的接触而污染产品、产品接触面或包装材料。
4 应设置原辅料仓库、生产车间、更衣室、洗消间、保洁间、化学物品/废弃物暂存设施、办公室等,并予以标示。各作业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按生产工艺流程及需求进行合理布局,以利作业。

本前提方案对 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规定,这些规定是在国家法律法规、GMP法规、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并结合公司实际和需求而制定的。
本前提方案就下列项目进行了规定:
(1) 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2) 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
(3) 水、空气、制冷、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
(4) 包括废弃物的处理和污水处理的支持;
(5) 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修的可实现性;
(6) 其他适用的方面
前提方案是实施HACCP计划的基础,在有效实施前提方案的基础上,才可以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并产出符合食品安全的产品。因此吉源/吉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照明设施
加工区内各处应装设适当的采光及(或)照明设施,照明设备以不安装在产品加工线上有产品暴露的直接上空为原则,否则应有防止照明设备破裂或掉落而污染产品的措施(如加防护罩)。
一般作业区域的作业面应保持 110米烛光以上,管制作业区的作业面应保持 220米烛光以上,检查作业台面则应保持 540米烛光以上的光度,而所使用的光源应不致于改变产品的颜色。
车间设置了应急照明设施。
1)职责:
① 负责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保持相关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的记录;
② 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清洁及杀菌等,并保持相关记录;
③ 负责本生产区域内的环境整理、整顿、清洁及清扫等。
2)任职要求:
① 18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年以上工作经验;
② 熟悉本岗位生产工艺的要求;
③ 熟悉设备的日常保养、清洁及杀菌和操作要求。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