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辅导
所在地厦门
HACCP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顾问
FSSC22000认证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培训
发货地厦门或深圳
FSSC22000认证内审员培训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培训
FSSC22000认证培训FSSC22000认证内审员培训
周期3个月左右
价格费用面谈,优惠
公司机构正规
适用标准FSSC22000 V5.1
审核流程顺畅
材料我方提供
资料协助整理
认证条件顾问预审
审核前提咨询把关
1.标准结构的变化
▪ 采用HSL结构,与ISO9001保持一致,便于整合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系统模型的变化(体系的PDCA和食品安全计划的PDCA)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原则的变化,强调质量管理7大原则同样适用
3.术语的变化,比旧版新增28个术语;对CCP、OPRP和PRP之间的区别作了明确的描述
4.明确了前提方案的引用标准:ISO/TS22002族标准
5.强调基于风险的思维方法,加强组织层面的风险和运行层面的风险管理
▪ 增加理解组织环境(4.1)
▪ 增加理解相关方的要求(4.2)
▪ 增加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1)
6.强调高层力和食品安全文化(5.1,5.2)
1、目的:制订销售合同的签订要求及合同管理的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销售合同的管理。
3、责任者:营销部、财务部
4、管理规程
4.1销售合同
4.1.1营销部负责合同的保管、使用及存档。
4.1.2销售员开展业务,需签订合同时,经营销部经理同意后执行,销售内勤负责签批及存档备查。
4.2销售合同内容
4.2.1内容至少包括: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期、运输方式、质量标准、付款时限、合同效期、付款方式、交货地点、合同签订日期、合同编号、违约仲裁等内容。
4.2.2销售合同一式四份:客户与本公司各二份
4.3销售员经法人代表授权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有立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
4.4签订销售合同前,应对客户或经销商的详细情况作调查分析。
4.5签订销售合同时,不得有损害本公司利益或明显违背经销商的利益非正当经济业务往来,以及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合同属无效合同。
4.6按销售合同内容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格式正确,意思陈述明确,不得模棱两可。

1、目的:使销售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经营目标的实现。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销售计划的管理。
3、责任者:营销部
4、管理规程
4.1业务作业流程
4.1.1部门职责
4.1.1.1业务部门:负责处理客户需求、内外部/传达与沟通、客户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协助财务进行货款之核对与等事务。 主要工作包括:报价单、样品需求单、订单等各种单据及联络函的开立与跟催等;负责新老客户的开发与维护,达成公司下达的业绩目标;产品的市场信息及竞争对手信息收集;协助业务助理服务客户;收回拖欠货款等。
4.1.1.2财务部:负责提品成本分析、核算及负责客户应收货款之核对及收取。
4.1.1.3生产部:负责客户订单交期的确认、回复,并确认仓库现有原辅材料能否满足生产条件。
4.1.1.4 质量部:负责样品及成品检验、配合客户调查/稽核/验货、相关质量环保合约审查、主导客诉/客退处理、及质量改进追踪。
4.1.1.5 仓储:负责产品库存及库存物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将结果反馈至生产部。
4.1.1.6 供应:负责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核定,确保满足生产需求,核查是否还有生产需要的物料未采购到位,保持与生产部、仓库的衔接。
4.1.2作业程序
4.1.2询/报价作业
4.1.2.1 询价信息确认及报价
4.1.2.2业务单价依据财务等部门提供的成本、利润数据制定标准产品的【产品销价单】,经部门主管审核,总经理核准后分发给业务人员。
4.1.2.3业务接到客户询价需求后,同客户详细确认所需报价产品的规格及其它相关要求信息后,报价给客户。
4.1.3报价单传给客户后,业务人员确认其是否收到报价单,并跟进报价结果。
4.1.4当客户反馈要求低于报价单进行交易时,业务人员在【产品销价单】界定的范围内与客户协商。对于客户**出此范围的要求,业务人员需马上报上级裁决。
4.1.5对于样品提供,业务经业务主管审核后,按公司有关程序领取样品,经主管部门审批后下发。

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合同评审程序
产品要求的确定
营销部收到客户招标资料或传真订单后,应与对方充分沟通,明确顾客的产品要求,如产品规格型号、数量、交期、质量指标等,还应明确与产品有关的义务,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产品要求的评审
在接受合同前,营销部应对已经识别的顾客要求及本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对合同的产品要求事实评审。
评审
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合同签署前完成,应确保:
a)产品要求(包括顾客的要求和公司自行确定的附加要求)得到规定。
b)顾客没有以文件形式提供时(如口头订单),顾客要求于接受前应得到确认。
c)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要求已经予以解决。
d)公司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
评审结束填写《合同审核意见书》。
合同的分类
a)常规合同:含公司已生产过的产品类型的合同。
b)非常规合同:公司承接某个客户的批订单或该产品料号是次生产。
营销部负责将订单交相关部门进行生产及服务能力的确认。
合同的签署和实施
合同签定后,营销部负责将订单内容转生产部安排生产。
营销部负责合同执行的监督,根据需要及时将信息与顾客沟通。
合同的变更
当产品合同因为某种原因需要变更时,需重新签定订单或订单补充协议,并经双方确认后生效;或与客户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沟通。

GMP自检小组应适时组织对各部门、车间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填写《自检整改措施跟踪表》。
质量部应对GMP自检小组出具GMP自检报告进行认真细致地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整改和再验证。如自检过程、自检结果出现偏差或漏项,质量部应责成GMP自检小组按自检程序对漏项和偏差进行再次检查确认。
缺陷项目的分类
缺陷项目分为“严重缺陷项目”、“主要缺陷项目”和“一般缺陷项目”,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
严重缺陷项目
严重缺陷项目是指与产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的缺陷项目。属于下列情形的为严重缺陷项目:
对使用者造成危害或存在健康风险;
与产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易造成产品不合格;
文件、数据、记录等不真实;
存在多项主要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能有效运行。
主要缺陷项目
主要缺陷项目是指与产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的缺陷项目。属于下列情形的为主要缺陷项目:
与产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
不能按要求放行产品,或质量受权人不能履行其放行职责;
存在多项一般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完善。
一般缺陷项目
一般缺陷项目是指偏离产品GMP要求,但尚未达到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程度的缺陷项目。
1 目的
环境致病菌小组实施对环境致病菌的,防止致病菌在工厂内部的生长和传播,验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检测环境中致病菌以防止其传播到可能污染食品的点,决定何时采取何种纠正措施和纠正行为,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蔬菜、水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3 责任
环境致病菌小组负责对厂区根据风险对区域或房间进行分区,负责决定所采取的测试方法,负责制定采样程序以及采样技术,负责根据所采样品分析结果对各卫生区域进行评价,负责决定何时采取何种纠正措施,负责对纠正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致病菌小组
4.1.1 人员组成
品质经理、微生物检验员、生产管理人员、卫生监督员
4.1.2 职责
a) 品质经理:负责环境致病菌程序的建立,负责环境致病菌小组人员的组成,负责工厂人员的环境致病菌程序的培训,负责制定工厂环境致病菌计划,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和对纠正措施的效果实施验证。
b) 微生物检验员:验证清洗消毒程序执行效果,决定清洗和消毒所需要的频率,决定环境中食品致病菌或指示菌是否存在,决定特别维护程序所需的频率(如空气过滤器),负责依据计划对不同卫生区域进行采样分析和统计评价,
c) 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工场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工厂生产加工过程的实施,负责按照清洗消毒程序对设备和环境进行清洗消毒,负责对产品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负责纠正措施的实施。
d) 卫生监督员:对厂区卫生清洁效果进行检查并督促废弃物的集中管理和转运处理,对厂区内部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设备设施清洁效果进行检查,对进入工厂的外来车辆和人员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