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认证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ISO45000认证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ISO45001认证辅导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内审员辅导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45001:2018
周期1个月左右
资料顾问整理
材料咨询协助
1.本公司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负全面责任,并对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2.确保制定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和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并与公司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确保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贯彻执行。
3.建立公司机构,委任管理者代表,规定其职责权限。
4.确保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公司的业务过程;
5.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6.确保获得并提供实施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作所需的资源,负责主持管理评审。
7.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决定,一阶、二阶文件的终审批。
8.向公司传达有效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符合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满足法律、法规及顾客要求的重要性,确认和评估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状况。
9.确保实现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10.促使、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1.推动持续改进及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1评价目的
危害辨识评价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体系策划和设计、体系文件编写的基础。为使公司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充分有效,必须对服务或其他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全面的辨识评价,实现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危险系统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2 评价范围
公司范围内的各有关部门、场所及活动。
3 实施评价的基本程序
3.1 成立评价小组
为评价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决定成立评价小组,由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小组成员由部门和有关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小组的职责是:
a)对整个危害辨识评价过程进行策划和管理;
b)对各单位的危害辨识评价工作进行和质量监督;
c)对整个公司的危害辨识评价工作进行总结。
各部门应成立危害辨识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三人,成员挑选时应尽量考虑熟悉现场服务安全和设备管理的人员参加,并应接受过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的培训。各部门的安全员负责该单位的危险辨识评价工作,并负责填写本部门的《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调查表》。
3.2 危害辨识评价汇总
各部门按公司要求将辨识评价结果上报给评价小组,小组对整个评价工作进行汇总、分析和整理,并制定出公司的《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和《重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劳保用品管理
(1)职工个人要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防护要求,认真正确使用,并妥善保管,部分公用劳保用品可由车间或班组统一保管。
(2)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由综合部统一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领取、保管、发放由工程部专人负责。
(3)采购、发放和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证。
(4)凡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配备的劳动防护用
品在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或在其他劳动环境中确定不能适用的,应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他劳动防护用品。
(5)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除对作业人员配备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在现场醒目处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相关单位还应有专人和措施,保护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6)综合部对发放标准具有解释权,对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监督,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信息反馈。
(7)对工作需要,**范围发放小件劳动保护用品,由单位申请,综合部审核,分管安全审批,工程部登记发放。
(8)各单位应免费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9)对涉及发放标准修改,新项目新涉及的劳动保护用品,由综合部报主管审批,方可解决,并上报公司审核备案。

危险源分类方法参考
按能量和有害物质释放控制原理分为二类
按伤害机理分类
按GB/T 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类
参照GB 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类
一、按能量和有害物质释放控制原理分类
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2.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控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二、按伤害机理分类
1.机械类
2.电气类
3.放射类
4.物质类
5.火灾与爆炸类
4.1 原则
4.1.1公司员工实行两级管理者负责制,总经理是公司员工健康的责任人,全面负责公司员工工作。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向总经理负责,落实本单位员工工作规划和计划。
4.2 职业健康和卫生管理
4.2.1 有职业危害的工作岗位应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实施。

1范围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事故管理职责、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及事故处理的内容和办法。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公司事故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GB/T 24001(idt ISO14001)、GB/T28001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2.1 伤亡事故
指企业职工在办公活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4 职责
4.1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服务责任者。
4.2 行政部经理具体负责公司的安全办公工作。
4.3 行政部受公司总经理委托主管日常安全工作和事故处理。
4.4 行政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保险待遇。
5 管理内容和程序
5.1 范围
按照《保险条例》规定:
5.1.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5.1.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5.1.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5.1.4 患职业病的;
5.1.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1.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5.1.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的其他情形。
5.1.8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的;
b)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 职工原在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不符合项,均开具的“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责成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的出现的不符合项的进行了整改与纠正。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内审员对不符合项的改善效果进行了追踪确认,均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是有效的。后续将对本次出现的不符合项再进行跟踪确认,直到彻底改善。另外,各部门对体系文件的要求还不太熟悉,执行力度不够彻底。在后续的工作中,应努力并严格按文件要求去执行。
运行情况总结 "1.公司已按照ISO 9001:2015、ISO 14001:2015、iso45001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了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体系运行基本有效;
2.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得到完善,比以前更系统、适用、规范;
3.公司内部的运作程序及模式的也逐渐规范化、标准化。
4.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及风险得到识别与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监视和评审。"
结论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及本公司三体系文件的要求,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有效实施,运行实施保持了适宜性和有效性。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