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依据行业而定
优势1审核及时
优势2招投标加分
公司名称汉墨咨询
行业认证服务业
所在地厦门&福州
服务内容售后服务认证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面议优惠
适用标准国标
周期1个月左右
材料顾问协助
资料咨询整理
*环卫服务资质等级评价认证 GB/T26270-2011 SB/T10596-2011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认证 GB/T31863-2015
*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认证 GB/T23794-2015
*服务认证 GB/T30443-2013
*知识产权分析评价服务认证 GB/T37286-2019
*家政服务等级评价认证 GB/T31772-2015
*家庭陪护服务认证 SB/T10943-2012
*家具定制服务 CTS/GHSC001-2019
*环保设备定制服务 GB/T28797-2012
*家用厨房设备定制服务 GB/T18884-2002
1 目的
为识别售后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评价出可能出现的重大投诉因素,选择合理、可靠的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以降低风险,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售后服务诸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削减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适用于本公司和售后服务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削减的管理。
3 职责
3.1 服务部调度员是本程序的管理者,负责售后服务诸因素的识别、评价与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制定削减与应急措施并实施。
4 程序
4.1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与评价组织
4.1.1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小组
服务部调度员负责组织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小组。
4.1.2 售后服务因素识别与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a.熟悉本部门服务规范和技术;
b.具有风险意识和售后服务管理能力;
c.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责任感;
d. 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现场经验。
4.2 售后服务诸因素识别
4.2.1售后服务的范围
适用于售后服务与安装调试过程,对其可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售后服务因素,本适应范围同时适用于本公司可施加影响的相关售后服务(如外委网点)方。
4.2.2识别的方法
a. 各部门收集售后服务有关的识别材料,并负责识别本单位的售后服务因素。
b. 售后服务因素的识别可采用调查表法、现场观察、过程分析、交谈、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等方法;
c. 各有关部门将所识别的售后服务诸因素报向服务部调度员进行汇总,并存档。
4.2.3在进行售后服务因素识别时要充分考虑以下方面:
a.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c.十种类型:送货、安装、调试、维修、返修、、备品备件供应、产品召回、投诉处理、客户关系等问题;
d.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4.2.4识别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a.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售后服务条件,包括送货装卸货物、维修**范围和**时试运行**;
b.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来自:
——产品或材料的包装缺陷;
——安装调试中设备的重大损坏;
——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恶意破坏和违反操作规程;
——已离开本公司的存在潜在、显著质量隐患的不合格产品;
c.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售后服务管理要求;
d.丢弃、废弃、拆卸和处理有关备品备件;
e.来自以往活动的危害和影响。
针对认证结论为颁发认证证书的项目,本机构将向申请组织颁发服务认证证书(见附件1),并按照信息通报的相关要求,向国家认监委进行通报。针对不通过认证决定的项目,本机构将向申请组织发放《不予注册通知书》,以说明认证不予通过的理由。
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对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的管理,应符合《服务认证须知》的相关要求。
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大致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筹备阶段:
在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前期需要做大量的筹备工作,也就是为建立良好的体系做好基础的准备和**工作,其中包含了:
1、产品定位;
2、成本核算;
3、风险评估;
4、销售策略以及发展方向;
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运营情况之下,销量是基础条件。
(2)组织阶段:
在基础条件达到的情况下我们在组织建设体系的阶段就需要为前期运营做好准备:
1、通过部分数据分析市场分布,大致拟定初期目标市场针对性的**建立售后服务部分网点;
2、详细评估网点建设以及产品质量有可能会产生的成本及风险,归入产品成本(包含人力成本);
3、拟定网点建设模式,合作模式以及区域代理标准;
4、详细分析并过滤洽谈方式以及相关资料整理成册,拟定话术,培训业务员,开展初期的商务接洽;
(3)运营阶段:
1、成立立的话务专线(提供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售后服务等与企业或产品相关的咨询);
2、通过组织阶段初期的商务接洽,继续优化洽谈条件,合理考虑及分源以达到促进合作的条件;
3、根据初期商务接洽的结果总结并持续开发拟定待开发区域网点,在过程中不断总结并汇总已开发区域网点联络方式、地区以及规模概述;
4、优化提高雏形体系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协调 公司售后中心与网点 之间快速反应机制);
(4)商务拓展:
当售后服务体系建立成熟后可以利用已有资源多元化的应用体系进行商务拓展:
1、发展网点成为我们的区域代理商,亦可自行开发区域代理;
2、利用“太阳伞”式体系网点分布特性开发商务合作途径,多元化经营多种产品售后服务;
3、发展后期可利用已有成熟网络以及多元化的商务合作自行组织物流体系(在销售稳定,网络成熟以及产品多元化的情况下,企业后期本身就应该自行发展物流体系,这是属于企业整合产业链的必经过程,优化成本拓展利润途径的方式),如果组建物流体系初期可以考虑与物流公司合作,掌握产品汇总的主动权,后期自行组建网络涉足物流行业;
4、售后服务体系建立成熟以后我们可以与生产型企业合作,为其提供的售后服务**,在产生利润的同时可以在物品汇总的环节掌握主动权—----成立的以售后服务为中心的服务型企业;
5、在物品汇总的过程当中我们自身销售也会牵涉到大量的物流,这将会是很大的成本支出,初期我们可以与物流公司洽谈合作,降低运输成本,后期我们可以自行开发物流体系,近一步整合产业链,优化成本—----成立的物流公司;
6、成立立的公司,实体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 为一体的实体制造型企业;
7、依托的售后服务体系----成立的多元化产品销售的销售公司;
成功的售后服务体系,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能够建立好自身的售后服务体系而又被市场所认可,那这个体系不仅会成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基础纽带。
(1)带回物品:维修人员无法当场解决问题时需把物品带回,或已经认定为坏件的,由客户自己把物品送往。带回的物品需做好物品的标识。
(2)维修人员检测物品:带回的返修物品应先由的维修人员做好详细的测试,判断是否是产品问题,还是人为因素。明确物品故障后统一交由返修人员,并落实物品的返回时间等情况,及时的和客户取得联系,如返修时间**过14天的,应向客户说明情况。
(3)登记备案:经检测返修物品后,维修人员需与返修人员办好物品的交接手续,返修人员需详细做好物品的信息登记。
(4)封装运输:返修人员做好物品信息登记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查找物品的相关厂家或上级经销商并与其售后服务负责人取得联系,按照相关运输信息填写好运输标签和随货清单,交由发运接收负责人登记发运,返修人员应及时了解货物到达时间并告知相关厂家或上级经销商,随后应落实货物是否安全到达返修处。对于返修货物相关的剩余配件(指没有坏的)如果没有做好标识的应及时做好标识并放置在仓库里。
(5)物品关注:货物在厂家或上级经销商处返修的时间里,返修人员应经常提醒、催促,以便缩短物品返修时间,包换的物品应两天催促一次,保修范围内的物品每星期催促一次。如遇有特急的物品,应加紧催促。
组织结构
人员配置
资源配置
规范要求
监督
改进
服务文化
商品信息
技术支持
配送
维修
质量保证
废弃品回收
顾客关系
投诉处理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