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协助
资料咨询整理
周期40天左右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14001认证顾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辅导
环评文件复印件(申请EMS认证需提供,具体见“申请认证资料管理规定”);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申请EMS认证需提供);□书面 □电子版
法律法规清单(申请EMS认证均需提供); □书面 □电子版
转换认证机构除上述资料外还需提交下列资料:
a)当前认证周期内的初审/再认证审核/审查报告、后续的监督审核/审查报告;
b)当前周期内历次审核/审查产生的不符合项报告和验证关闭的证据;
c)原认证机构发放的有效认证证书;
d)近一次的保持通知书(或表明保持结果的贴花复印件,或网上下载的保持认证注册的名录);
e)投诉记录及采取的纠正措施;
f)有无违规行为的承诺或约定。
1、 负责公司推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工作,并确保其符合性和有效性;
2、 负责公司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的组织工作,并将审核结果报告管理评审会(或总经理);
3、 负责公司的管理体系改进工作,对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生产过程中不符合,产品检验与测试中的严重不符合、顾客反馈意见及时组织处理,并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向总经理(或管理评审会)报告;
4、负责对公司员工管理意识、环境意识的培训教育,使其牢固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思想,做好本职工作,为达到顾客满意做出贡献;
5. 定期向总经理(或管理评审会)报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需要改进的建议及措施;
6、 负责公司管理体系的咨询,认证等事宜的外部联络;

课程名称 GB/T14001标准培训、环境基础知识培训 讲师姓名 老师
日期时间 2019-3-10 14:00-16:00 地 点 会议室
培训内容:
GB/14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基础知识。
讲解GB/14001的标准条款及其理解和应用,以及一些安全的基础知识。
参与培训人员:全体管理人员、内审员、全体人员
考评方式及合格率
A.现场提问,基本符合要求,合格率
B.对标准的掌握情况,基本符合要求。
培训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评价人:老师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a.为保证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行政部应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制订公司总体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各部门应根据公司总体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上报行政部审批后实施。行政部负责对各部门及公司总体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实施的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b.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涉及与实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有关的全部可能的活动、资源及其措施。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所依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
--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规定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责任部门或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预算资金;
--明确完成时间和进度安排。
c.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出现新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或是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发生变化,都应及时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以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与项目的新变化相适应。

沟通
a) 内部沟通以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沟通原则,内容涉及体系运行中各种过程的管理现状,可能影响体系有效性的相关信息等。
b)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过程的业绩和有效性为基础,因此内部沟通的内容先应是过程的业绩和有效性,也应沟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内容。
c) 通过各种报表、例会、内部通报、内部刊物或其他宣传媒体等进行信息沟通,使相关信息在公司人员及相关方得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沟通。具体执行《信息沟通和交流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满足体系标准 4.2 的要求,正确理解、协调和持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实现预期的结果。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组织相关方包括:顾客、供方、员工和股东及部门和其它民间组织等的需求和期望的识别、理解、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办公司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文件的修编管理和组织实施。
3.2 行政部负责公司员工和股东及部门和其它民间组织等的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
3.3 运营部负责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和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负责外部供方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
4. 工作要求
4.1 工作程序
4.1.1行政部编制提交“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和控制、管理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4.1.2相关部门按要求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应的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提交评价结果和协调控制措施。
4.1.3行政部组织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会议,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参加审议。
4.1.4 行政部根据会议审议结果,汇总编制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满足情况分析评价报告,制定协调、控制管理措施。报经总经理签批后实施。
4.2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时机选择
a.通常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管理评审认为必要时进行;
b.在组织宗旨、战略、内外部环境、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发生重大改变时进行。
4.3 评价人员
参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控制管理的人员应为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评价管理知识培训合格的部门主管。
4.4组织相关方的确定
公司确定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方为相关方。包括:顾客;终用户或受益人;、股东;银行;外部供方;公司员工及为公司工作、服务者;法律法规及机关、机构;地方社区团体;非组织等。
对于公司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些相关方具有一定的影响或潜在影响。依据其影响力大小,确定公司主要相关方为:顾客和用户; 外部供方; 公司员工。 部门; 其它民间组织;
4.5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和理解
4.5.1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可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如: 顾客和供方可通过合同约定;
公司员工通过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约定; 部门通过法律法规体现; 其它民间组织则通过谈判约定。
4.5.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组织利益相关方的主要需求和期望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