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种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培训辅导
ISO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9001认证辅导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9001认证咨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9001认证申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证书有效可查
适用标准ISO9001:2015
公司机构正规
周期1个月左右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申请材料协助整理
所需资料咨询整理
ISO9001:2015标准已于2015年9月正式发布。本次改版不论在形式、结构和内容上都有重大变化。
为了让组织全面了解、掌握ISO9001:2015新版标准的要求、帮助已获得ISO9001认证的企业培养精通新标准、掌握审核技巧的内部审核员,为体系的转换及审核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公司将为贵司举办ISO9001新版内审员培训。
∵〖课程目标〗
1. 熟练应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2. 获得组织内部审核如何组织、策划、实施、报告和改进的知识和技能
3. 熟悉审核方法、流程和技巧,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协助组织决策层完成组织发展目标
4. 了解有效开展审核应注意的问题,掌握ISO9001:2015过程方法在审核过程中的应用
5. 帮助企业进行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提升
6. 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有效开展公司内部、外部审核做好必要准备
我部门认真学习管理手册中与本部门密切相关的条款,如4.2.4记录控制程序、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等。我们按照《设备操作与保养规程》对主要设备进行日常保养;配合设备部进行每月的工作环境检查,保证了生产安全和现场清洁。保证了按产计划安排生产,生产计划完成率,
在环境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执行“污染物管理程序”,做到了废弃物分类存放,参加了消防演练和应急响应演练,并对生产现场的火灾隐患进行检查,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经过三个月的运行,生产部门完成了管理目标,今后还应在持续改进方面多做努力。

测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与 连接,用以监控QMS的有效性。
在规划期间审查风险评监及审查剩余风险与监别之可接受风险等级,以考虑控制措施实施有效性之变化。
帮助监控已实施控制措施的效果。

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作业人员是否都经过培训?
对该类人员都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出示培训记录,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各部门、各班组的负责人、以及检验员、消防巡查员等,但没有对环保员的培训。
外部人员获得管理方针的途径和方法?是否规定有关重要环节因素的外部交流记录? 外部人员可通过电子邮件或公司网站获得我公司的管理方针。在4.4.3信息交流中对外部信息交流进行了规定。
公司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与其相关的运行和活动确定了吗? 重要环境因素参见《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确定了与其相关的运行和活动,参见《运行控制程序》。
是否对废弃物进行了分类?是否规定了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
对废弃物进行了分类,并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参见“污染物管理程序”。
如何确保废弃物的分类存放?
设置一般固废回收桶、有毒有害固废回收桶、可回收固废存放区、电池回收桶,要求员工将垃圾按上述分类方法存放。
办公室是否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是否有记录?
办公室定期对消防设备等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出示检查记录。
是否对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的规定? 有。手册规定:“办公室负责委托当地**对生产现场噪声、固废处理、污水排放等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监测检查。”
公司应遵守哪些法律法规?是否进行了合规性评价? 出示“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一览表”,每年结合内审进行评价,见内审记录及合规性评价报告。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否有不合格项?如何处理? 应该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目前还没有不合格项。

1 目的
对所有进入公司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要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各施工项目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3 职责
3.1公司生产部是本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组织对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计划。
3.2 各部门协助配合。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考虑各种常规活动(正规的工作、作业活动)、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性的施工作业、机械检修和维护等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以及工作场所的所有设备、设施等。
4.1.1 辨识的主要范围
a.办公区
b.生产车间;
c.原料库、成品库、配件库;
d.生产、食堂、宿舍、车辆运输等活动;
e.设备、设施及危险作业类别。
4.1.2 辨识的时机
a.公司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辨识;
b.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和使用前进行辨识;
c.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辩识;
d.相关部门有要求时。
4.1.3 辨识方法
a.询问和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获取的外部工作任务分析;
e.安全检查表;
f.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
4.2 风险评价
4.2.1 公司采用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该方法的应用公式如下:
D=LEC
式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4.2.2 参数的确定
式中各种参数的取值见表1、表2和表3。
表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表2: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表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值为1,在系统安全考虑时,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事故实际不可能性的分数值定为0.1,而完全可能预料要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分数值定为10。
预期效益:
1.客户要求鉴别流程建立,以确认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增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以达永续经营的方向,并创造商机。
2.改善产品/服务品质、准时交货、降低成本、提率等客户所期望的系统品质。
3.计划、实施、检讨与审查(P-D-C-A)的不断改善系统,建立公司完整的品质管理系统,作为迈向全面品质经营(TQM)的基础。
4.公司品质政策、绩效目标与执行计划得以建立,作为全员作业的准则,并满足客户要求。
5.公司产品/服务均符合法规要求。
6.文件与资料皆能经检讨、建立与管制,符合标准要求,并促成公司内部流程标准化、合理化。
7.高阶管理人员能由管理审查系统,定期审视及检讨改善公司品质系统运作的状况与成效。
8.强化供应链关系管理。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