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45001:2018
周期1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材料顾问咨询
资料辅导协助
申请ISO45001认证需提交下列资料:
a)主要的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清单;
b)主要的危险品清单;
c)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d)在组织场所内及组织场所外的重大风险岗位清单;
e)组织是否实施了合规性自我评价。
应急响应
1、当人员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后,当事人或事故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小组;
2、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根据伤害程度组织抢救和现场保护工作,拨打急救电话并派专人到主要路口等候急救车;
应急响应实施的急救方法
1、交通事故
当人员发生交通事故时,对轻度伤害人员如外,,进行包扎,冷敷;如骨折,手脚出裂可以先用木板进行固定,包扎,止血并立即送行;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
2、中暑
夏季在施工现场工作*发生中暑,全身疾无力,头晕,头疼、烦闷、口渴、恶心、心慌;重者可能突然晕例,昏迷不醒、遇到上述情况马上让病人平躺,放在阴凉通风外,松解衣扣和慢口给患者喝一些凉开水,淡盐水或西瓜汁,也可给病人服用正气水可消暑。
3、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诊。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应争取尽快确珍,并*给予紧急的处理。积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和及时性转送。这对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成效率,十分重要。
(1)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A.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B.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a.皮肤污染、体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渗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b.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封的仓库、化粪池等密闭不通风的地方施工;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氧焊割作业、乙炔(电石)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漏;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铅蒸汽等作业生产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 c.食入毒物:如误食腐蚀性毒物何豚、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及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来、硫酸钠等和酒中毒,对一般神清者应设法催吐:喝微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咽后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催涂无效或神智不清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后进行。
ISO45000Z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即培训咨询各阶段执行方式:
一、
资料收集
现场查看
沟通讨论
二、
全天培训
三、
小组讨论
表单复核
文档复核
现场演示
四、
现场检查
表单检查
小组讨论
五、
纠正建议
审核报告
六、
迎审准备
整改建议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基础
a. 机械和电气安全技术
机械伤害危险源的控制。
电气安全要素;触电事故预防技术。
b.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燃烧的条件和防灭火技术;爆炸机理和分类。
c.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生产性粉尘治理的工程技术措施。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
物理因素危害(噪声;振动;;高、低温)基本控制技术。
培训1参加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人员应经过第三方职业安全体系的培训,具有OHSAS18001标准知识,能够了解有关职业安全和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
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公司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各部门工作小组成员负责辨识本部门生产活动、常规、非常规的工作和外来服务、作业场所内的各类设施中潜在的危险源,并进行调查。
调查活动应包括现场观察工艺流程、设施、场地,原材料、安全管理状况,分析操作行为、危险活动、产品理化性能等。
各部门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对与本部门有工作联系和在本部门区域内的外来危险设备及危险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
办公室 环安组负责查询公司以往安全事件、疾病、发生记录,获取危险源资料。
办公室 环安组从**业或其它类似组织作业中事故发生的典型经验教训中,获取危险源资料。
各部门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填写“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办公室 环安组负责汇总危险源资料。
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中,如有新设备或采用新工艺,项目负责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可能变化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公司主要危险活动
⑴地面光滑或不平整造成的跌倒;
⑵人或物从高处跌落;
⑶进入受限空间或进入不充足的净空高度;
⑷设备、设施、维修、改造、拆卸等活动;
⑸厂区内机动车、运输车辆行驶;
⑹火灾或爆炸;
⑺指挥;
⑻空气中可能吸入或人体可能摄取的有毒有害物质;
⑼有害因素(损坏视力的物质、化学灼伤、有害物质**出法规高允许浓度等);
⑽有害能量(电、、噪音、振动、机械冲击等);
⑾自然力(汛期洪水、暴雨台风等);
⑿人员误操作;
⒀预先危险性分析(**压、泄漏等);
⒁不适当的环境(过冷、过热、通风差等);
⒂照明不当;
⒃无防护的围栏、扶手、楼梯、台阶;
⒄相关方(客户、承包方、访问者、供应商、上级主管部门、外来服务者、监测部门、审核人员、临时工作人员等)的现场活动。
⒅食堂食品的卫生
公司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状态分为三种;正常、异常、紧急。(正常:正常运转情况;异常:开机、停机、维修情况等;紧急:发生火灾、严重泄漏事故情况)
公司危险源时态分为三种;过去、现在、将来。
公司危险源类型分为六种;
⑴机械因素
⑵电气因素
⑶化学因素
⑷因素
⑸热能因素
⑹人机工程因素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准备
⑴明确评价的危险源、危险活动的范围;
⑵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标准与相关方意见;
⑶了解公司设备、设施,特别是危险设备、设施;
⑷工艺流程;
⑸公司安全技术能力、财力投入、培训需求、信息网络、监测能力;
⑹其它。
风险等级
本公司风险等级分为一级、二级风险两个等级。
一级风险是指必须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二级风险是指可以忽略,不一定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
风险评价步骤
确定危险源的不符合性。危险源不符合性分为五种:
⑴不符合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⑵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⑶曾发生过事故,现无合理控制措施;
⑷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
⑸其它风险。
判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a)直接判定
附表1-1中危险源的不符合性,凡属*(1)--(4)类时,其风险等级可直接判定为级。
b)间接判定
附表1-1中危险源的不符合性,凡属*(5)类时,其风险数值(D),按D = L×E×C计算后判定。D≥100,或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15风险等级为一级。D<100,风险等级为二级。L、E、C数值按下表取值。
凡风险级别为一级的危险源,须结合现有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文件或目标、管理方案、操作规程对风险加以控制;凡风险级别为二级的危险源,各级人员也应加以关注和危险预防,使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降至低。
整理和汇总有关资料,填报相应记录。
办公室 环安组汇总风险评价结果,经工作小组讨论决定公司的重大危险源,编制“不可接受风险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到有关部门,以便部门重点管理。
危险源更新与调整
重新辨识危险源条件:
⑴生产、维修等活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物质;
⑵生产经营业务范围、作业区有改变;
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有了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
⑷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各部门工作小组成员必须辨识因本部门活动变化而导致的危险源更新,补充或更改本部门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及时传递给办公室 环安组进行复核确认。
每年的4月份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对公司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及更新。
办公室 环安组根据变化的危险源及时更新“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必要时对“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年度目标指标一览表”和 年度管理方案一览表”等文件和运行控制记录进行调整。
内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核准后,提前至少7天发放审核组成员和被审核单位。各审核员配合审核组长编制《审核报告》;
审核组成员根据本次审核范围、目的、依据及方法来收集并审阅所有相关体系文件资料,进行审核准备,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交审核组长审核。
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目的和范围、日程安排、分工,确认所需的资源和设施,确定陪同人员。
审核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对被审核部门进行审核。现场审核方法包括:提问、查看、收集证据、查文件、验证、确认,系统地记录审核实施情况。
在所有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召集审核组所有成员召开总结会,分析整理审核记录,审核组成员依《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填写《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描述不符合事实,并根据审核依据判断该不合格事实违反的相关程序及相关标准条款,判断不合格事实性质。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