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是一种流程和产品认证方案。在该方案中,企业将在完成由独立第三方——认证机构——所聘用的审核
员的满意审核后获得认证。反过来,认证机构也需要经国家资为使企业在结束满意的审核后取得有效的证书,该组织必须选择一家 BRC **标准认可的认证机构。BRC **标准规定了认证机构要获得认可所必须满足的详细要求。
作为较低要求,认证机构必须通过隶属于国际认可论坛且受 BRC **标准承认的国家资格鉴定机构所开展的 ISO/IEC 17065
认证。
文件“关于根据 BRC《**标准》(BRC004) 的条件提供认证的机构的规定”中提供了进一步详情,并可按需提供。格鉴定机构评估和判断认定具备相应的资格。
![厦门正规ISO27001认证证书](//l.b2b168.com/2019/07/11/15/201907111509191724564.jpg)
7.2 材质
7.2.1 所有用于产品处理区及可能接触产品的设备与器具,应由不会产生毒素、无臭味或异味、非吸收性、耐腐蚀且可承受重复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制造,同时应避免使用会发生接触腐蚀的不当材料。
7.2.2 产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可使用木质材料,除非其可证明不会成为污染源者方可使用。
7.3 生产设备及工器具
7.3.1生产设备的排列应有秩序,且有足够的空间,使加工作业顺畅进行,易于清洁并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7.3.2 生产设备的使用范围和精度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明显的状态标识。
7.3.3用于清洁产品接触面或设备的压缩空气或其它气体,应予适当处理,以防止间接污染。
7.3.4生产设备的保养维护:具体依《设备管理程序》的相应规定执行。
7.3.5直接接触产品的工器具用无毒、无异味、不污染产品的材料制成,工作台用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成,台面光滑。
7.4 检验设备
7.4.1应具有足够的检验设备,供例行的质检员检验及判定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卫生品质。必要时,可委托具公信力的检验机构代为检验厂内无法检测的项目。
7.4.2用于测定、控制或记录的检测设备,能适当发挥其功能且须准确,并定期校正。
![厦门正规ISO27001认证证书](//l.b2b168.com/2019/07/07/11/201907071123373962714.jpg)
更衣室
6.12.1 应设于管制作业区附近适当而方便的地点,并独立隔间。室内应有适当的照明,且通风应良好。更衣室应与洗手消毒室相近。
6.12.2 应有足够大小的空间,以便员工更衣的用,并配备放置个人用衣物柜及鞋柜等。
6.13 仓库
6.13.1 应依原料、物料、半成品及成品等性质的不同,区分贮存场所。
6.13.2 原物料仓库及成品仓库应隔离或分别设置,同一仓库贮存性质不同物品时,亦应适当区隔。
6.13.3 仓库的构造应能使贮存保管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品质劣化减低至较小程度,并有防止污染的构造,且应以坚固的材料构筑,其大小应足供作业的顺畅进行并易于维持整洁,并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装置。
6.13.4 仓库应设置数量足够的栈板,并使贮藏物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 10公分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
6.13.5仓库应有温度记录,必要时应记录湿度。
6.13.6 库内不得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同一库内不得存放可能造成相互污染的产品。
![厦门正规ISO27001认证证书](//l.b2b168.com/2019/07/11/15/201907111509188574884.jpg)
HACCP计划建立和实施常见问题
一是HACCP计划没有分品种建立,导致HACCP计划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
二是流程图与实际不符,比如有些企业现场存在用两种手段/工艺加工同一种产品,而在流程图中只列明一种,有的在原料接收后有暂存环节,但在流程图中没有体现等。
三是产品描述没有体现安全特性方面内容,对于产品特性多描述为“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等,而没有描述蛋白质含量、水分、盐分、pH值等内容。
四是危害分析不充分,应该分析出的危害没有分析出来或危害的描述过于笼统。比如,在原料验收环节,有的描述化学危害为农药残留,而没有列明具体是哪些农药残留等。
五是关键控制点的确定不正确,表现为有的生产加工环节应该为关键控制点却没有识别,或关键控制点识别得太多,重点不**。
六是关键限值确定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将关键限值和操作限值混为一谈,比如对金属危害控制的金属探测工序这一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将金属探测器的使用说明书作为关键限值的确定依据;将关键控制点———杀菌环节的关键限值确定为100~110℃,10~15分钟;对关键限值偏离熟视无睹,监控人员认为稍微偏离一点没有问题等。
七是监控程序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监控方法不正确、监控频率不合理、监控对象错误等,比如,对于采用蒸汽加热而没有自动控温手段的加热设备来讲,采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监控的频率是不合适的。
八是纠正措施规定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对关键限值可能的偏离识别不到位和制定的纠正措施不符合要求,缺乏必要的控制内容。
九是没有对体系进行确认,或不能获得有效的确认证据。
十是验证程序不能根据实际体现记录复核、设备校准、产品检验等内容。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按照验证程序的规定时间或频率对记录进行复核、设备校准、产品检验等情况。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