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公司提供ISO认证、GRS认证、ISO9001认证、ISO22000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ATF16949认证、ISO27001认证等项目的咨询顾问培训辅导(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福州ISO27001认证审核 ISO27000认证需要什么材料

    更新时间:2025-05-16   浏览数:90
    所属行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货地址:福建省厦门  
    产品数量:9999.00个
    价格:¥450000.00 元/个 起
    公司名称厦门汉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辅导 服务电话 所在地厦门 ISO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27001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ISO27001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软件版权
     员工应遵守或授权的软件策略,合法使用软件、信息产品和保持许可证的有效性;
     对软件的版权保护方面应遵照以下制度:
    a) 为保证软件产品用户不**过允许数量,应保证按照软件许可证规定条件安装软件;
    b) 信息安全小组应在需要时检查公司的办公设备,确保只用授权和注册的软件;
    c) 应保存以下信息:
    1. 许可证类型如授权公司的软件、免费软件、共享软件和评估版软件;
    2. 购买/获取日期;
    3. 许可证期满/重认证日期;
    4. 授权许可证用户/连接的编号;
    5. 许可安装的编号;
    6. 其它执照条件。
     应将软件许可文件原件、正版软件盘和手册放在安全位置;
     对获得的服务软件的保存条件采用下列制度:
    a) 应对照软件资产每年的注册,检查每次软件安装的许可证条件;
    b) 发现某些软件不再需要时,应安排卸载该软件并在许可证到期之前处理掉;
    c) 发现某些软件仍需要时,应在许可证到期之前发采购单延长软件使用权的期限;
    d) 需要时,应发出购买评估版软件的采购单。
     处理所使用的软件时应采用以下方针:
    a) 处理掉的软件或软件包应该是系统信息所有者批准后不再需要的旧版本;
    b) 软件需要换版本时,可在许可证允许的前提下将旧版本连同手册、软件和许可协议一同转存到其它区域;
    c) 如果软件不能转到其它区域,则需将软件从所有安装系统上卸下。在卸载所有者不再需要的软件包后,记录表需要更新并随后随同材料一起转到安全保管处。
    福州ISO27001认证审核
    ⑴行政部:
    ①负责根据《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安排身份卡的制作、发放、遗失卡补办及回收;
    ②负责公共办公区域以及各部门独立办公区域门禁的权限管理;
    ③负责公司办公区域内所有人员的出入管理;
    ④负责各种办公钥匙(高层办公室、会议室、办公柜)的管理;
    ⑤负责公司物理环境整体的安全保护和检查,并配合物业公司做好消防及保卫工作;
    ⑵总裁办:负责总裁办公室的人员出入管理。
    ⑶员工:遵守并执行《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福州ISO27001认证审核
    1. 目的和范围
    为了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出现的不符合事项(信息安全事故、审核中出现的不符合等)或潜在不符合事项进行分析、纠正,并为防止潜在不符合项的发生,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造成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项的原因,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特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各项活动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所有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
    2. 引用文件
    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 GB/T 22080-2008/ISO/IEC 27001: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 GB/T 22081-2008/ISO/IEC 27002: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4) 《文件控制制度》
    5) 《信息安全交流控制制度》
    福州ISO27001认证审核
    1. 目的和范围
    2. 引用文件
    3. 职责和权限
    4. 持续改进
    5. 纠正措施制度
    5.1. 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分析
    5.2. 下达任务
    5.3. 纠正措施的实施
    5.4. 监督和效果验证
    6. 预防措施制度
    6.1. 分析潜在不符合项的原因
    6.2. 预防措施的实施
    6.3. 监督和验证
    7. 实施策略
    8. 相关记录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