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14001认证培训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1.公司生产现场调研,确定环境与安全管理状况,与管理人员沟通了解企业运作。体系诊断,与管理人员确认体系运行状态与期望:
(1)文件诊断:贵公司需将之前制定的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范、记录表单等)交给我们进行查看梳理(机密除外),以确定现行的文件状况,了解文件与记录的精炼度及适宜性,明确其与2015版ISO9001&ISO14001要求的差距与欠缺。为进一步的文件指导、编写与整合提供依据和基础。
(2)现场诊断:对现场的生产流程、现场布置、生产设备、产品信息进行摸底,了解现场实际运作过程,寻找可能的改进点与不足;
(3)人员诊断:访谈人员,了解执行该体系的人力资源情况,执行人员运行体系过程遇到的困难,了解人员认识的误区与盲点。
(4)流程诊断:对企业运作的流程进行了解与把握,认识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2.成立体系推进**
3.体系范围确认

EMS认证决定关注事项
组织是否满足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包括组织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排污企业是否取得排
污许可证,组织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报告及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等
认证档案应留相关证据。证据可以是复印件或可追溯的记录。
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工业园区建设并通过了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认证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园区环境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总体作用是积极的,然而其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策划有缺陷,有的未覆盖整个工业园区。有的园区管委会误认为管委会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其办公、服务活动,不包含进驻企业环境活动,或者将进驻企业环境活动当作相关方对待,忽视了园区环境管理及其影响的区域性特点,致使其偏离主体,违背了管委会设立的初衷;
(2)基于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误解,造成环境管理体系其他要求也局限于管委会机关活动,如环境因素识别范围未包含进驻企业、管理方案的制定无进驻企业改进内容、运行控制和应急预案也局限于管委会机关,内审和管理评审更没有进驻企业参与;
(3)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中缺少进驻企业的积极参与。一些园区管委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认证时,只是机关人员在开展一些工作,进驻企业似乎成了无关者。有的管委会**甚至认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就是整理资料,做做文字,何必让进驻企业参加?那样会牵扯企业很大精力,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进而带来他们对管委会服务的不满意;

认可方案
CNAS‐SC15:2018 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50430
CNAS‐SC125: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S
认可指南CNAS‐GC02 管理体系认证结合审核应用指南Q/E/S/50430
认可说明
CNAS‐EC‐015:2011 关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范围的确定Q/E/S/50430
CNAS‐EC‐042:2014 关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性关系的说明E
技术报告
CNAS‐TRC‐004:2009 建筑业组织审核指南50430
CNAS‐TRC‐005:2010 审核时间指南Q/E/S/50430
CNAS‐TRC‐007:2010 审核方案的管理Q/E/S/50430
CNAS‐TRC‐008:2010 多场所组织审核指南Q/E/S/50430
CNAS‐TRC‐012:2017 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指南Q/E/S
参考手册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相关业务范围分类手册2016 Q/E/S/50430

园区环境目标的确定要针对园区环境方针及其近期环境管理重点进行,并分解到全部进驻企业。进驻企业环境行为不同,其承担的环境目标指标亦有区别。园区管委会可采用签订环境目标责任书等方式加以分解落实,建立覆盖园区的环境目标体系,并定期进行统计考核。管理方案要立足于解决当前园区重点环境问题而制定,可与进驻企业技术工艺改造、节能设备改造、环境治理、清洁生产技术推广、落后设备工艺淘汰更新、循环经济项目等相结合,有的需要整个园区投资改造,有的需要某个企业投资建设,其较终目的是实现园区当前环境目标任务。
-/gbacfji/-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