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周期40天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四点:增加*八章节,专门描述对高风险区、高关注区的要求
将七版关于高风险区和高关注区的要求,综合在一个章节进行描述,形成了*八章节。同时新增了几个应关注的要求。
*五点:对制造宠物食品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这一点在草案中没有看到具体例证,倒是新增了*九章节描述关于食品贸易企业(Trade food)的要求。
*六点:确保GFSI的**适用性和管理成员的地位
GFSI**影响力非常大,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盖过ISO的势头。其认可的标准有BRC、FSSC22000、IFS、AIB及中国HACCP认证等,这些标准之间的互认,又可以促进GFSI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供应链管控进行传递,比如这次针对外包供应商的资质审查要求的变化,就可以看出。
从草案来看,这次改版变化还是蛮多的,等标准终发布后,我们再进行新旧标准之间完整的对照分析,希望再给大家分享全面的变化点。敬请期待。
从上可以知道,ISSUE 8在今年8月份正式发布,2019年2月份开始正式按新版审核。
BRC认证企业又有的忙了。
BRC **标准已制定一系列《**标准》,对食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产品所用保护性包装、这些产品的贮藏、经销与采购、以及产品销售时的零售环境设定了要求。其他 BRC《**标准》对《食品安全标准》形成补充,而且为供应商审核和认证提供资源。
《BRC 包装与包装材料安全标准》是一部以**食品安全倡议 (GFSI)为基准的认证标准,它设定了对食品和消费品包装材料生产的要求。食品和消费品企业可要求其包装供应商获取本标准的认证。
《BRC 仓储与配送**标准》是一部以**食品安全倡议 (GFSI)为基准的认证标准,它设定了对包装和非包装食品、包装材料和消费品的仓储和配送要求,以及对批发和合约服务的要求。该《标准》不适用于由生产设施管理层直接控制的仓储设施,其将涵盖于相关的制造标准(如《BRC 食品安全**标准》)中。
《BRC 消费品**标准》是适用于消费品生产和装配的认证标准。该《标准》特别排除食品相关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草药补给品,此类产品属于《BRC 食品安全**标准》的范畴。为反映市场需求,《消费品**标准》由两套单独的标准构成:个人护理与家居用品,以及一般商品。每套标准针对相关的非食品消费品的生产设定了要求,包括原材料、零件以及成品的生产。
依据《BRC 消费品**标准》对消费品的认证有两个级别:基础和高级。
《BRC 代理人和经纪人**标准》是一套认证标准,适用于那些转卖产品或为产品贸易提供便利、但不在自己的设施或工厂内生产、加工、包装或贮存贸易产品的公司(尽管此类活动可能通过分包服务提供商提供给其客户)。
《BRC **零售标准》是一套认证标准,它设定了对食品零售业从业公司在产品安全、质量和合法性管理方面的要求。认证范围涵盖零售商总部及其各零售店的适用的运营部分。
6.5 地面与排水
6.5.1 地面应使用非吸收性、不透水、易清洗消毒、不藏污纳垢的材料铺设,且须平坦不滑,不得有侵蚀、裂缝及积水。
6.5.2 加工场所于作业中有液体流至地面、作业环境经常潮湿或以水洗方式清洗作业的区域,其地面应有适当的排水斜度(应在1/100以上)及排水系统。
6.5.3 废水应排至适当的废水处理系统。
6.5.4 加工场所的排水系统应有适当的过滤或废弃物排除的装置。
6.5.5 排水沟应保持顺畅,且沟内不得设置其它管路。
6.5.6 排水出口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装置 (防护网) 。
6.5.7 屋内排水沟的流向不得由低清洁区流向高清洁区,且应有防止逆流的设计
HACCP计划建立和实施常见问题
一是HACCP计划没有分品种建立,导致HACCP计划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
二是流程图与实际不符,比如有些企业现场存在用两种手段/工艺加工同一种产品,而在流程图中只列明一种,有的在原料接收后有暂存环节,但在流程图中没有体现等。
三是产品描述没有体现安全特性方面内容,对于产品特性多描述为“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等,而没有描述蛋白质含量、水分、盐分、pH值等内容。
四是危害分析不充分,应该分析出的危害没有分析出来或危害的描述过于笼统。比如,在原料验收环节,有的描述化学危害为农药残留,而没有列明具体是哪些农药残留等。
五是关键控制点的确定不正确,表现为有的生产加工环节应该为关键控制点却没有识别,或关键控制点识别得太多,重点不**。
六是关键限值确定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将关键限值和操作限值混为一谈,比如对金属危害控制的金属探测工序这一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将金属探测器的使用说明书作为关键限值的确定依据;将关键控制点———杀菌环节的关键限值确定为100~110℃,10~15分钟;对关键限值偏离熟视无睹,监控人员认为稍微偏离一点没有问题等。
七是监控程序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监控方法不正确、监控频率不合理、监控对象错误等,比如,对于采用蒸汽加热而没有自动控温手段的加热设备来讲,采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监控的频率是不合适的。
八是纠正措施规定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对关键限值可能的偏离识别不到位和制定的纠正措施不符合要求,缺乏必要的控制内容。
九是没有对体系进行确认,或不能获得有效的确认证据。
十是验证程序不能根据实际体现记录复核、设备校准、产品检验等内容。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按照验证程序的规定时间或频率对记录进行复核、设备校准、产品检验等情况。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