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协助
资料咨询整理
周期40天左右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14001认证顾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辅导
1. 目的
确保公司的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符合质量、环境及安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评价。
3.定义
无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组织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
4.2各部门参与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并制定本部门的相关措施。
5.作业程序
5、1评价的内容
管理者代表定期组织体系推行小组评价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其内容包括:
5.1.1适用法律法规
A、国家或国际性的法律法规
B、省部级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5.1.2其他要求
A、与有关机构达成的协定
B、与客户的协议
C、行业标准、规则、规范及要求
D、非法规性指南
E、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F、自愿性质量、环境及安全标准或产品承诺
G、行业协会的要求
H、本公司的要求或对公众的承诺
5.1.3有关的许可和执照
A、产品服务,质量、环境及安全,安全许可证
B、营业执照
5.2评价的方法
5.2.1体系推行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将获取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适用于公司的部分摘录,将摘录内容列入《法律法规及其它需求清单》。
5.2.2 体系推行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对摘录条文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将结果添入《合规性评价表》中。
5.2.3体系推行小组将经评价的法规、标准条文组织各部门逐条按照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如可行,提供相应的符合性证据,将评价的条文和对应的公司具有的符合性证据记录在《合规性评价表》中。
5.3评价的周期
5.3.1各部门主管在每年12月中旬根据本部门平时收集的资料的合规情况检查记录,对照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审查本部门合规的情况并进行初步评估,形成记录报告管理者代表。
5.3.2管理者代表根据各部门的评价记录,结合年度的内审,管理评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公司符合性评价,并编写本年度的适用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报告,并报总经理审批。
5.4评价结果的处理
5.4.1、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应根据《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纠正,以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5.4.2、评价的报告和记录由体系文控归档保存。
1、法律法规的变化 跟公司相关的环保的法律法规的更新、变换 由行政人事部,定期到部门查看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变换情况,如有变动,及时更新公司的法律法规。 国家相关的环保的政策(如财政补贴等)
2、合规义务
环保法律法规变化后对公司的合规义务的要求变动 法律法规变动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合规性评价
3、相关方的需求
相关方对公司的环保安全方面的需求 与相关方保持信息沟通,对相关方的环保安全方面的需求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1、环境因素 公司扩大规模、添置新设备、厂房等 重新进行环境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新改扩建重新提出环评申请
a) 识别与所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策划。在此基础上,分类建立并保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使与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有关的活动、产品、服务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使其不至偏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b) 在运行控制程序中应规定相应的运行准则或标准。
c) 逐步加大对相关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影响力度。对本公司所使用的项目或服务中有关管理制度、相关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和要求通知给供方和承包方。运行控制及相关要求可以签订合同或协议等形式及时通报给相关方,并在运行过程中对相关方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d) 重要环境岗位、工种和风险控制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应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熟知其职责和工作方法,应符合上岗条件,并严格执行各类运行控制程序、管理办法和作业文件的规定。
公司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沟通交流的渠道,建立信息交流和沟通明确以下内容:
a.信息交流的内容;
b.何时进行信息交流;
c.与谁进行信息交流;
d.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
e.由谁来负责
f.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协商的安排
在策划信息交流过程时,还应考虑到合规义务、确保所交流的信息与管理体系形成的信息是一致的真实的。
公司应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交流作出响应,适当时,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信息交流的证据。
内部沟通
a) 公司为确保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有效性进行内部信息交流,适当时,包括交流管理体系的变更。
b) 确保其信息交流过程能够促使在其控制作的人员对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c) 公司拟于内部沟通活动采用的形式和工具包括:
1) 综合管理例会、协调会、品质例会等会议、讨论、培训;
2) 电话和内部虚拟网;
3) 布告栏、板报、报纸;
4)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等
d) 各部门负责实施内部沟通,确保接口信息传递的正确性。
外部沟通
公司建立以下外部沟通渠道,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信息进行外部信息交流:
a) 通过对外发布相关信息、收集反馈意见,公布的内容需经过管理者代表审批;
b) 通过公文或函件或电子文档等方式与机构、认证机构等外部机构进行沟通;
c) 通过发布公告、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d) 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产品订货会或其它对外会议实现与相关方的临时性沟通。
课程名称
ISO9001标准培训、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培训
GB/T14001标准培训、环境基础知识培训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质量、环境程序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
方针、目标的讲解与宣贯
安全生产知识与操作
突发事件处置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垃圾分类
工作场所环境管理作业要求
产品知识
1.目的
为及时获取、确定和更新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保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符合环境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本公司质量、环境及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和评价、更新。
3. 定义
无
4.职责
4.1行政部负责收集及确认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2体系推行小组定期组织评价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4.3管理者代表对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的鉴定结果进行审批
5.作业程序
5.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收集范围
体系推行小组成员收集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收集范围如下:
a)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行业标准;
b)国际公约;
c)投资方、相关社会团体规定、客户要求。
5.2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收集渠道通常法律法规的收集渠道有(不限于)
a)**、劳动局及其他管理部门;
b)相关团体及公共管理机构;
c)环保、职业安全性网站;
d)图书、杂志、报刊;
e)咨询机构;
f)投资方、相关社会团体、客户
5.3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识别
5.3.1、管理者代表根据本公司的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组织体系推行小组对收集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加以识别,以确公司的经营活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5.3.2识别方法:
先满足环评报告,消防验收标准适合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的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5.3.3管理者代表将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及时给体系,以便受控管理。
5.3.4如果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含义不清楚时,管理者代表负责邀请相关对相关问题作出解释并听取其意见。
5.4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登记和保存
体系将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及时汇总,填入《法律法规及其它需求清单》中。
5.5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信息的传达
5.5.1、《法律法规及其它需求清单》进行受控管理,并及时把该信息通过培训/张贴/EMAIL等方式传递给员工及相关方。
5.5.2、各应严格根据相关运行控制文件评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情况,以履行本公司遵循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的承诺,减少违规风险
5.6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查询周期及更新
5.6.1、体系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方式每年一次获取的国家及地方环境保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并填写《法律、法规查询记录》。对强制性标准,体系应与机构建立联系,要求其若有更新即时通知我司。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