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指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流程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梳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BRCGS等
周期2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资料顾问协助
材料咨询整理
ISO22000认证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1、目的
提供必须的工作人员以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满足顾客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的人员配置。3、职责
3.1 行政部组织有关人员识别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选择能够胜任的人员并规定其职责。
3.2 行政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规定,包括教育、培训、技能等要求。
3.3 行政部编制培训计划,技术部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并作培训记录。
4、控制程序
4.1 公司总经理识别和提供适当的人力以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达到其质量目标,以满足顾客要求和法规要求。
4.2 技术部门对公司各岗位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培训的结果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评价确定其培训的目的。
4.3 对的工种(如淬火)要求必须经过培训以后,确保培训合格再上岗工作。
4.4 对内审员、检验员、环境检测人员、计量员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外部培训,取得相应后再上岗。
4.5 保留关键岗位员工的培训记录。
4.6 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要定期对关键岗位员工的实际操作经验、能力和才能进行评定。
预期用途
a. 预期用途描述要求及详略程度的确定原则
b. 预期用途描述持续更新的要求
流程图、过程步骤及控制措施
流程图
a. 绘制流程图应考虑的因素
b. 流程图与危害分析的关系
c. 流程图的验证要求、方法、职责
过程步骤及控制措施的描述
a. 过程步骤及控制措施描述应考虑的因素和要求
b. 过程步骤及控制措施的描述持续更新的要求
危害分析
1 总则
a. 危害分析的职责
b. 危害分析的作用和目标
2 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
a. 危害识别的信息输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
b. 可接受水平的含义及确定可接受水平的方法
c. 可接受水平与危害识别的关系
3 危害评估
a. 危害评估的对象
b. 危害评估考虑的因素
应制定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有要求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废弃物应定期清除;易的废弃物应尽快清除;必要时应及时清除废弃物。
车间外废弃物放置场所应与食品加工场所隔离防止污染;应防止不良气味或有害有毒气体溢出;应防止虫害孳生。
污染物的来源及控制措施;
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使用控制方法;
了解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物理危害
掌握常见的物理危害的种类、来源及控制方法。
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
了解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重点掌握:浓缩;干燥;脱水;发酵;酿造;冷冻;冷藏;速冻;灭菌;消毒;
了解食品分类知识;
熟悉特定种类的产品、过程和操作;
理解食品工艺及其特性,重点掌握:热处理,低温处理,干燥,化学保藏,腌渍,发酵,烟熏处理,浓缩和结晶,保藏,微波处理技术,包装等加工原理及其应用;
熟悉相关行业类别的前提方案(PRPs);
理解食品卫生控制程序的建立及主要内容;
理解食品工厂设计、布局原则,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要求;
理解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
了解食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常用检验方法和检验设备要求。
了解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技术要求。
化学污染的控制
应建立防止化学污染的管理制度,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制定适当的控制计划和控制程序。
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制度,按照GB 2760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得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非食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化学污染的控制
生产设备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活动部件若需润滑,应当使用食用油脂或能保证食品安全要求的其他油脂。
建立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制度。除清洁消毒必需和工艺需要,不应在生产场所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化学制剂。
食品添加剂、清洁剂、消毒剂等均应采用适宜的容器妥善保存,且应明显标示、分类贮存;领用时应准确计量、作好使用记录。
应当关注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情况,鼓励采取有效措施。
1 目的
确保员工做好个人卫生,卫生设备的完好,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个人卫生、卫生间卫生的管理。
控制的危害:人员带来的微生物。
3 职责
生产技术科负责管理,质检科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要求
4.1 洗手、消毒设施。
4.1.1 洗手用的水龙头为脚踏式的开关;
4.1.2 洗手、消毒程序。
① 卷起袖管,湿润双手;
② 使用适量液体肥皂或洗涤剂;
③ 双手揉擦直至产生很多泡沫,清洁每一手指和手指之间;
④ 除去手掌心中的油脂,剔除指甲污秽;
⑤ 用大量流动水冲尽泡沫上所附着的所有污垢、皮屑和;
⑥ 仔细检查手的各部位,并对可能的污渍重新洗涤;
⑦ 将手烘干;
⑧ 用75%的酒精消毒。
4.2 卫生间设施
4.2.1手纸和纸篓保持清洁卫生;
4.2.2 设有洗手设施和消毒设施,有消毒用品。
4.2.3 有防蚊、蝇的设施;
4.2.4 卫生间要求通风良好、地面干燥、保持清洁卫生;
4.3 设备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4.3.1保持洗手、消毒设施、更衣室、卫生间的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卫生间通风良好,防蚊蝇设施完好。
4.3.2每日对卫生设施用清洁剂进行洗刷、冲洗。保持地面干燥,整体清洁
4.3.3更衣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5
车间管理人员每天巡查
6 纠正措施
检查发现问题应该立即针对性纠正。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