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HACCP认证培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内审员培训
HACCP认证辅导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辅导
HACCP认证申请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申请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适用标准GB/T27341
周期40天左右
审核材料协助整理
申请资料咨询协助
HACCP认证顾问协助建立HACCP体系
原辅料、包装、成品的管理
1原辅料入库
1.1运输原辅料的车辆要保持清洁,进入生产要慢行。
1.2原辅料的外包装袋要保持清洁,入库前要检查,有污损的要隔离存放。
2原辅料的贮存
2.1原辅料进来后用专库存放。原辅料库要保持干燥通风;库内保持清洁,有防鼠设施;产品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确保原料先出。
2.2贮存固态原辅料时,应做到离地不低于8cm,离墙15cm以上并分类、定位码放,有明显标识,易受污染的原辅料(如白糖、淀粉、盐等)与其他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3生产每月对库房的标识、码放、防虫、防鼠、验收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原辅料的领用
3.1领用各种原辅料的手推车应保持清洁。
3.2运输原辅料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不洒不漏,避免污染。
3.3原辅料发放要专人管理,领用需登记。
3.4原辅料的外包装、垃圾、杂物等废弃物及时清出加工间。
4成品的贮存及运输:
4.1加工好的食品经检验后推入售仓储,检验人员做好相应记录。
◆是否有定期评审食品安全方针的规定?
◆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食品安全方针?
◆如何对食品安全方针进行修订?
◆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保证策划能满足食品安全目标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总要求?
◆现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后形成了多少文件?有多少份程序文件?是否满足要求?
◆食品安全目标是否实现(以此确认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有效性)?
◆文件的更改是否受控?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相关或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组织是否了负责处理问题的人员?是否明确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人员接到问题汇报后,是否适时采取了措施并记录了所采取的措施?
◆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
◆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食品安全方针之间的关系?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是否对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负责?
◆是否向管理者报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是否管理食品安全小组并组织其工作?
◆是否确保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得到相关培训和教育?
◆组织是否有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内容作了规定?程序制定过程中是否听取了员工意见?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相关或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受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是否规定所有员工有责任向人员汇报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问题?
◆组织是否了负责处理问题的人员?是否明确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人员接到问题汇报后,是否适时采取了措施并记录了所采取的措施?
◆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
◆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食品安全方针之间的关系?
◆组织是否有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内容作了规定?程序制定过程中是否听取了员工意见?
◆是否与供方和分包商进行了沟通?
◆是否与顾客或消费者进行了沟通?沟通的内容是否包括产品信息(包括有关预期用途、特定贮存要求以及适宜时含保质期的说明书)、问询、合同或订单处理及其修改,以及包括抱怨的顾客反馈?
◆是否与食品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是否与对组织食品安全有影响的相关方以及受组织食品安全影响的相关方进行交流?
◆外部沟通是否能确保给组织的产品提供充分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
◆当已知的食品安全危害是由食品链中的其他组织控制时,是否要求这些组织给本组织提供充分的食品安全危害方面的信息?
◆沟通时是否做好了记录。
◆是否人员进行食品信息的外部沟通?是否明确了这些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外部沟通获得的信息是否作为体系更新和管理评审的输入?

1.0 目的
通过有效的管理防止潜在的异物污染产品,或通过有效的检测装置将含有异物的产品剔除,以确保产品安全,并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潜在的或已存在的可能会污染到本公司产品的异物的控制;相关涉及生产部、行政部、维修部、质管部及采购部。
3.0 引用文件
GB/T 19001-2000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QCMS QPE 7.5-02 Extraneous Matter Management
4.0 定义
异物指在产品设计开发时没有将其列入产品的一部分却实际含有了的任何物质,甚至包括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原物料本身。举例如下:金属、玻璃、石头、头发、塑料、甚至原料本身所附有的物质(例如坚果壳等)
5.0 职责
5.1 生产部、维修部在新工艺设施、设备的设计及现有工艺设施、设备的改造、维护过程中应避免异物源的存在,及防止异物污染产品;并负责相关异物控制措施的落实。维修科负责检测器的校正、维修、维护。
5.2 生产部负责相关异物控制措施的执行。
5.3 研发部对潜在的异物源的评估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5.4 采购部配合质管部、研发部实施供应商审核;当异物源涉及供应商时确保供应商及时启动并有效落实纠正措施。

◆不合格品评审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谁负责?谁参加?哪一级处理?
◆不合格品处置的方法有哪些?
◆不合格品标识、记录、隔离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是否不合格品发生时间、地点、有关责任人/班组?
◆不合格处理记录中是否有参加评审和处置人员的签字,是否按评审后的决定进行处置?
◆不合格品纠正后是否重新验证?
◆让步是否经一定审批程序,是否经过审批?在什么情况下,应将让步处理的结果向顾客报告?
◆让步处理时向顾客或有关部门报告的形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交付和产品投放市场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召回措施?是否有效实施?
01)负责建立、实施、保持和评审HACCP体系, 对于组织在HACCP体系的范围和应用领域内的产品、过程和危害,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具备与之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02)负责根据工艺流程图进行危害识别及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通过查找科学依据,或通过试验确定关键限值,制定HACCP计划;
03)负责对HACCP计划中的预备信息根据实际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并对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进行更新;
04)负责定期对危害分析的内容、操作性前提方案、制定的HACCP计划、前提方案,以及危害是否已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等相关内容进行验证;
05)负责内、外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沟通。监督HACCP体系实施,并为体系的更新提供科学有效的证据。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