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指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流程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梳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周期2个月左右
认证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准备哪些资料顾问协助
审核哪些材料咨询整理
FSSC22000认证申请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FSSC22000认证办理FSSC22000认证辅导
1目的
对原进行全面管理控制,避免原交叉污染,有效地维护消费者和员工的健康,特制定本项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含原产品、与含原产品共用生产设备或同一生产场所加工出来的产品和外来潜在原风险的管理控制,对原的识别、供应商审核评估、原辅料贮存处理、生产加工返工、产品包装和产品标识进行全流程管理。
3 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原识别,制定原控制方案。。
3.2各部门按控制方案进行管理
4 程序要求
4.1经识别本公司目标不存在原及原物质污染风险,未制定原控制措施。
4.2食品安全小组负责持续对原进行,当识别出公司存在原或物质风险时,制定控制措施,进行控制措施的确认、实施和验证、改进。
及時向被稽核方報告有關情形為了使稽核有建設性、有幫助和專業:
要定期檢討稽核進度和發現
消除謠言
建立良好的關係
稽核流程中的判斷對於證據不足的情況,必須做出對被稽核方有利的判斷。
通风设施
应具有适宜的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措施;必要时应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设施有效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通风设施应避免空气从清洁度要求低的作业区域流向清洁度要求高的作业区域。
应合理设置进气口位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和户外垃圾存放装置等污染源保持适宜的距离和角度。进、排气口应装有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等设施。通风排气设施应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
若生产过程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应加装空气过滤装置并定期清洁。
根据生产需要,必要时应安装除尘设施。
照明设施
厂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泽和亮度应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光源应使食品呈现真实的颜色。
如需在暴露食品和原料的正上方安装照明设施,应使用安全型照明设施或采取防护措施。
其他
盛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的包装或容器,其材质应稳定、无毒无害,不易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等进入生产区域时应有一定的缓冲区域或外包装清洁措施,以降低污染风险。
生产设备
1 、一般要求
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2、材质
与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设备与用具,应使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并应易于清洁和保养。
设备、工器具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应使用光滑、无吸收性、易于清洁保养和消毒的材料制成,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会与食品、清洁剂和消毒剂发生反应,并应保持完好无损。
3、设计
所有生产设备应从设计和结构上避免零件、金属碎屑、润滑油、或其他污染因素混入食品,并应易于清洁消毒、易于检查和维护。
设备应不留空隙地固定在墙壁或地板上,或在安装时与地面和墙壁间保留足够空间,以便清洁和维护。
1 目的
确保生产用水是未受污染的,以保证本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用水的管理。
控制的危害:微生物、杂质、重金属等
3 职责
生产技术科、质检科负责对水质量进行。
4 程序
4.1 本公司生产用水为**自来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 547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2 厂区建有水塔一个,可贮水40t左右,自来水抽至水塔贮水供车间使用。
生产用所有水龙头、水管出水口离地放置并编号,水管闲置时应盘好并离地挂起;
4.3 水塔的清洗消毒
职责:生产技术科负责
消毒频率:每半年清洗消毒一次;
消毒剂浓度:消精片,每片配100K溶液。
清洗消毒程序:清水冲洗 消毒剂清洗 清水清洗两变 放净。
5 检测
5.1日常
按《产品检验规程》中的规定进行。
5.2生活用水由防疫站每年一次对水质进行全项检测,并有正本报告;
5.3生产技术科每半年检查水塔,保证贮水池无漏现象,同时检查贮水状况,保证水面无不洁漂浮物;
5.4各生产车间每半年检查供水系统一次,确保管道无破裂,并拆除不需要的末端;
6 纠正措施
6.1生产用水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暂停生产,进行全面检查;生产技术科配合质检科查明水质异常的原因,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后才能生产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