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办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HACCP认证培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内审员培训
HACCP认证辅导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辅导
HACCP认证申请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申请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公司机构正规可靠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适用标准1.0版
认证周期多久40天左右
审核材料协助整理
申请资料咨询协助
HACCP认证顾问协助建立HACCP体系
1 目的
保证食品安全危害通过控制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和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以达到保证食品安全。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果制品的生产,确保加工在标准卫生条件下进行,生产出符合顾客对品质和安全卫生要求的餐饮食品。
3 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编制SSOP,各部门执行。
4 定义
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
5 内容
5.1水的安全
5.1.1水质要求
生产用水取自自来水公司,水质符合GB5749-2006的规定。
5.1.2及纠正
5.1.2.1水质的及纠正
a. 加工间班组每班使用时检查水质,发现水质混浊,发黄,应停止用水,并向生产主管报告,待供水系统修理好,水质检测合格方可进行生产。
b. 研发部检验员每年从生产的不同供水口取水样测定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菌落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每年1次;
c. 生产每年1次送水样至防疫站或有资质检测部门进行水质的所有常规项目检测;每年1次向自来水本厂索取所有常规项目检测报告。
5.1.2.2管道的
a. 保证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没有交叉污染,并有一定的间隔。
b. 生产每月对供水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管道堵塞、管道破裂以及虹吸倒流现象的发生。
c. 加工间内软水管不能拖在地面,软水管出水口不能放在地面上。
5.1.2.3废水的及纠正
a. 加工间地面应有适当的坡度易于排水。
b. 加工间内下水道采用明沟,沟宽10cm,沟深5-10cm,用瓷砖铺贴,下水道出口处有防异味、防蚊蝇、防鼠装置。
c. 水的流向应为清洁区到非清洁区。
5.1.3相关记录、表格
生产用水检验记录、生产用水检验报告。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相关或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受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组织是否有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内容作了规定?程序制定过程中是否听取了员工意见?
◆是否与顾客或消费者进行了沟通?沟通的内容是否包括产品信息(包括有关预期用途、特定贮存要求以及适宜时含保质期的说明书)、问询、合同或订单处理及其修改,以及包括抱怨的顾客反馈?
◆是否人员进行食品信息的外部沟通?是否明确了这些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外部沟通获得的信息是否作为体系更新和管理评审的输入?
◆是否就影响食品安全的事项进行内部沟通?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及时获得了变更的信息?这些变更的信息是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产品或新产品;
原料、辅料和服务;
生产系统和设备;
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周边环境;
清洁和卫生方案;
包装、贮存和分销系统;
法律法规要求;
与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关的知识;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在内部沟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否确保食品安全小组得到其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将信息体现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上?
◆管理者是否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情况形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是否对测量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了识别?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1.1员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现异物;
2.1员工在发现异物后应立即将异物及发现时的详细情况上交/汇报给当班班长
2.2 当班班长根据异物性质(危害性、属偶然发生或连续发生及可能来源)作出基本判断并采取相应基本行动(例如:要求属下加大相应注意力、委派专人挑拣等)后应立即汇报当班生产班长/生产主管
3.1 当班生产班长/生产主管在接到异物及详细情况汇报后应对异物性质及行动计划共同作出进一步的判断与安排;
3.2 对于可能危及产品安全、或大量连续发生的异物处在不可控状态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向上级汇报;并由质检在生产班长/主管的协助下扣留前段时间可能被污染到的产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3 对于不会危及产品安全、或属偶然发生的异物,或虽可能危及产品安全、但经当班质检确认处于可控状态时,可以连续生产;此时,由当班生产班长/主管会同当班质检确保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1当班生产班长/主管、当班质检(对涉及维修部门的异物,须维修班长或命专人参与)负责组织、实施对可能异物源的排查
4.2 在对异物源查明,并彻底排除后,或虽一时不能确认/排除异物来源,但能经有效措施予以预防,避免污染终成品的情况下,方能恢复正常的生产
5.1当班质检负责填写《工厂厂内异物记录》,并将异物保存在“异物库”内
6.1 如有必要,质量管理部负责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负责措施验证
◆在OPRP和HACCP计划实施之前以及变更后,是否对它们进行了确认,确保它们(或它们的组合)能将食品安全危害控制在预期的水平?
◆当确认结果表明OPRP和HACCP计划不能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预期的控制时,是否对它们进行了修改、重新评价和确认?必要时,修改是否包括控制措施(即生产参数变更,和(或)原料、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对各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验证结果的正确与完整?
◆当验证表明不符合时,相关验证人员是否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时,是否考虑了对下列方面进行评审,看看是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
a) 现有的程序和沟通渠道。
b) 危害分析的结论、已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
c) PRP。
d) 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有效性。
◆文件化程序是否包括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的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程序中是否包含审核的范围、频次、计划、方法?
◆是否进行了年度内审方案策划, 策划时是否考虑了拟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产生的更新措施?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经管理层批准?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发给有关部门?
◆是否按年度内审方案的计划实施了审核?
◆是否制订了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实施计划是否覆盖全部要素和全部部门?
◆审核是否由非从事受审活动的人员进行?
◆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了?
◆审核是否抓住了关键环节(部门、设备、活动)?
◆审核用检查表是否充分、符合要求?
◆审核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能否说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期完成。
◆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进行了验证,有无记录。
◆验证结果是否报告了相关部门。
01)负责公司原辅料的入厂验收检验,半成品、成品放行与检验工作;
02)负责不合格原材料的退货处理;
03)负责原料、过程、成品异常情况的处理,负责不合格原材料的退货处理;
04)负责管理体系内审的具体组织和实施,监督各部门内审发现不符合的整改;
05)负责公司监视测量设备的日常维护、校准等管理;
06)产品研发、设计工作;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