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协助
资料咨询整理
周期40天左右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14001认证顾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辅导
1. 目的
确保公司的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符合质量、环境及安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评价。
3.定义
无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组织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
4.2各部门参与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并制定本部门的相关措施。
5.作业程序
5、1评价的内容
管理者代表定期组织体系推行小组评价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其内容包括:
5.1.1适用法律法规
A、国家或国际性的法律法规
B、省部级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5.1.2其他要求
A、与有关机构达成的协定
B、与客户的协议
C、行业标准、规则、规范及要求
D、非法规性指南
E、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F、自愿性质量、环境及安全标准或产品承诺
G、行业协会的要求
H、本公司的要求或对公众的承诺
5.1.3有关的许可和执照
A、产品服务,质量、环境及安全,安全许可证
B、营业执照
5.2评价的方法
5.2.1体系推行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将获取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适用于公司的部分摘录,将摘录内容列入《法律法规及其它需求清单》。
5.2.2 体系推行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对摘录条文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将结果添入《合规性评价表》中。
5.2.3体系推行小组将经评价的法规、标准条文组织各部门逐条按照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如可行,提供相应的符合性证据,将评价的条文和对应的公司具有的符合性证据记录在《合规性评价表》中。
5.3评价的周期
5.3.1各部门主管在每年12月中旬根据本部门平时收集的资料的合规情况检查记录,对照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审查本部门合规的情况并进行初步评估,形成记录报告管理者代表。
5.3.2管理者代表根据各部门的评价记录,结合年度的内审,管理评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公司符合性评价,并编写本年度的适用质量、环境及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报告,并报总经理审批。
5.4评价结果的处理
5.4.1、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应根据《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纠正,以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5.4.2、评价的报告和记录由体系文控归档保存。
我公司现正在运行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请各相关方(单位)积配合执行我公司关于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一、对供货方运输的要求
1、对于运送颗粒或粉状物资的供货方,要求产品进入现场地包装完好,防止刮碰及遗洒。
2、对于运送易燃、易爆材料的供货方必须配备消防器材。
二、对供货方运输车辆的要求
1、要求车况良好、干净整洁,符合国家尾气排放标准。
2、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减速慢行,服从指挥。
三、物资装卸、搬运、码放过程中,严禁野蛮装卸,对易破碎的物质要求轻拿轻放,尽量减少装卸工作中的噪音。
四、材料使用人员负责对供方及合同方环境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五、在与多方进行合作的分承包方、劳务方、租赁公司、在合作期间,应自觉执行我公司关于环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法律法规的变化 跟公司相关的环保的法律法规的更新、变换 由行政人事部,定期到部门查看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变换情况,如有变动,及时更新公司的法律法规。 国家相关的环保的政策(如财政补贴等)
2、合规义务
环保法律法规变化后对公司的合规义务的要求变动 法律法规变动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合规性评价
3、相关方的需求
相关方对公司的环保安全方面的需求 与相关方保持信息沟通,对相关方的环保安全方面的需求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1、环境因素 公司扩大规模、添置新设备、厂房等 重新进行环境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新改扩建重新提出环评申请

合规性评价
a.合规性评价的目的;
b.程序的要求;
c.标准中对其他要求评价的要求;
d.对评价输入的理解;
f.标准中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的要求。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a.程序的要求;
b.理解识别不符合的途径;
c.理解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要求和不同点;
d.对“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的理解;
e.对“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的理解。
记录控制
a.记录的作用;
b.程序的要求;
c.对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的理解。
内部审核
a.内部审核的目的和安排要求;
b.审核方案的要求;
c.审核程序的要求。
管理评审
a.管理评审的目的和要求;
b.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输入要求;
c.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输出要求。

1、 负责公司推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工作,并确保其符合性和有效性;
2、 负责公司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的组织工作,并将审核结果报告管理评审会(或总经理);
3、 负责公司的管理体系改进工作,对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生产过程中不符合,产品检验与测试中的严重不符合、顾客反馈意见及时组织处理,并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向总经理(或管理评审会)报告;
4、负责对公司员工管理意识、环境意识的培训教育,使其牢固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思想,做好本职工作,为达到顾客满意做出贡献;
5. 定期向总经理(或管理评审会)报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需要改进的建议及措施;
6、 负责公司管理体系的咨询,认证等事宜的外部联络;
1. 目的
为满足体系标准 4.2 的要求,正确理解、协调和持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实现预期的结果。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组织相关方包括:顾客、供方、员工和股东及部门和其它民间组织等的需求和期望的识别、理解、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办公司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文件的修编管理和组织实施。
3.2 行政部负责公司员工和股东及部门和其它民间组织等的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
3.3 运营部负责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和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负责外部供方需求和期望的监测、分析、评价和协调、控制。
4. 工作要求
4.1 工作程序
4.1.1行政部编制提交“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和控制、管理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4.1.2相关部门按要求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应的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提交评价结果和协调控制措施。
4.1.3行政部组织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会议,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参加审议。
4.1.4 行政部根据会议审议结果,汇总编制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满足情况分析评价报告,制定协调、控制管理措施。报经总经理签批后实施。
4.2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时机选择
a.通常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管理评审认为必要时进行;
b.在组织宗旨、战略、内外部环境、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发生重大改变时进行。
4.3 评价人员
参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评价、控制管理的人员应为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评价管理知识培训合格的部门主管。
4.4组织相关方的确定
公司确定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方为相关方。包括:顾客;终用户或受益人;、股东;银行;外部供方;公司员工及为公司工作、服务者;法律法规及机关、机构;地方社区团体;非组织等。
对于公司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些相关方具有一定的影响或潜在影响。依据其影响力大小,确定公司主要相关方为:顾客和用户; 外部供方; 公司员工。 部门; 其它民间组织;
4.5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和理解
4.5.1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可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如: 顾客和供方可通过合同约定;
公司员工通过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约定; 部门通过法律法规体现; 其它民间组织则通过谈判约定。
4.5.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组织利益相关方的主要需求和期望
http://lsjsqd.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