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认证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ATF16949认证办理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ATF16949认证辅导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ATF16949认证培训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ATF16949认证咨询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ATF16949:2016
周期140天左右
需哪些资料顾问整理
需什么材料咨询协助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办理申请培训辅导咨询顾问流程步骤:
1、建立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以通过认证审核: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因此贵公司要自己建立一个符合IATF16949要求的质量管理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故而需要请咨询师来进行培训辅导并协助建立一个符合IATF16949标准要求的体系。贵公司必须在汽车供应链上并且有相关的业绩,也就是贵公司必须接到能用到汽车上的产品的订单。
a)、贵公司与咨询公司进行沟通以签订咨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双方需要互相配合的事项以启动体系培训辅导;
b)、贵公司支付期费用后,双方依据培训计划约定培训辅导的时间开展培训辅导;
c)、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辅导并且建立好体系文件后申请认证审核,分一阶段和二阶段审核;
2、验证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体系标准要求:
递交认证申请书并签订认证合同后认证公司会安排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
a)、一阶段审核,确定是否能够安排二阶段审核,是否具备所有的标准要素,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等基础信息;
b)、二阶段审核,进行分部门审核以确定标准具体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并且是否有效;
c)、不符合项整改,关闭不符合项以完成年度审核。
1、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数 量
要求 可接受 未定*
—特性 ≥1.67 √
2、生产样品特性类别 数 量
样品 每一样品的特性 可接受 未定*
尺寸 5 3 15
外观 30 9 270
实验室 5 6 30
性能 5 2 10
3、量具和试验装置 数 量
测量系统分析 要求 可接受 未定*
特性 5 5
4、过程监视 要求 可接受 未定*
过程监视 3 3
过程单 5 5
目视辅具 1 1
6、包装/发运 要求 可接受 未定*
包装批准 1 1
装运试验 3000 3000
7、认定

1.生产场所
工厂 生产工厂和制造场所的变更和追加 ■ ■
作业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照明等变更) ■
2.制造方法和条件
方法和步骤 生产方法的变更(例:分批生产变成单元式生产) ■
生产线的变更(A线生产变成B线生产)或 ■
作业步骤的变更(作业顺序、作业的追加或) ■
作业标准书的维护 ■
轮班的变更 ■
条件 作业条件的变更(如烘烤条件) ■
软件升级、程序的变更 ■
工序设备 手动变更自动化、手工作业变为夹具化 ■ ■
变更为不同的设备 ■
相同类型设备的追加 ■
设备发生故障时、恢复时 ■
维修频次、方法的变更、进行维修时 ■
设备 设备的追加、变更、废除、修理、改造 ■
加工剂(例:金属加工油、脱模剂变更) ■
夹具 夹具的追加、变更、废除、修理、改造 ■
工具的变更 ■
3.人
制造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的变更 ■
检查人员 检查人员的变更 ■
质量负责人 与设计、制造质量相关的质量部门负责人交替更换 ■
环境管理负责人 环境管理负责人的更换 ■
4.部件材料
材料制造商 制造商的追加、变更 ■ ■
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流程变更 ■
材料颜色 材料颜色变化 ■
规格 图纸、规格书规定的材料变更 ■ ■
图纸、规格书尚未规定的材料变更 ■ ■
变更项 变更内容 类别
送样 申请 记录
4.部件材料
材料批次 材料批次的变更 ■
使用再生材料 新材料变为再生材料、混合比例变更(旧料) ■ ■
采购方法 自给变更为客供 ■
产品环境质量物质 MSDS成分变化 ■ ■
保管保存环境 静电、湿度、温度、照明、防尘等环境变更 ■
5.部件构造
规格 图纸、规格书规定的构造变更 ■ ■
图纸、规格书尚未规定的构造变更 ■ ■
6.模具
模具修正、故障、修理 镶块、销追加、浇口方式/位置、弯管接头的追加、、形状变更、流道形状变更 ■ ■
维修 焊接、外观面的磨光、发生故障后生产恢复时 ■
方法(频次、步骤等)的变更 ■
增加更新模具 增加或更新模具时 ■ ■
模具移交管理 向合作工厂、其它工厂的移交管理 ■ ■
7.真装(条件的变更)
加工条件 温度、时间、固化条件等的变更 ■
8.工序内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的或无检查化 ■
方法 抽样方式、检查要点数、检查倍率的变更 ■
检查装置夹具 变更、改造、故障恢复 ■
9.出货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的或无检查化 ■
方法 抽样方式、检查要点数、检查倍率的变更 ■
检查装置夹具 变更、改造、故障恢复 ■
10.包装规格
内包装 防湿包装、托盘、贴条的规格变更 ■
内装袋、托盘等规格变更 ■
外包装 材料的变更 ■ ■
包装形态 散装、袋装等包装形态的变更、方向性变更 ■
变更项 变更内容 类别
送样 申请 记录
包装数量 相对初期规格的数量变更 ■
运送方法 运送公司的变更、方法的变更 ■
11.仓库
场所 场所的变更、作业者的变更 ■
保管保存环境 静电、湿度、温度、照明、防尘等环境变更 ■

风险和机会管理策划
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状况、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公司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结果记录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表》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公司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组织内外部环境状况和相关方需求期望存在的风险和机会,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机会识别评价应对措施表》。在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
风险识别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
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设备、工装夹具、不良或故障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产品售后的风险;
过程失效的风险;
供应链管理风险(供应商、送货及时性、欺诈);
化学品管理风险;
企业运营中潜在火灾的风险;
为满足合规性义务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如关键岗位人员流失、能力不足、员工)
物流管理风险(如运输中货物损坏、途中延误造成无法按时交货、运输延误造成原材料库存不足)
自然灾害风险(地震、水灾、飓风)
客户管理风险(投诉索赔、货款回收延误、订单流失、客户流失)
国家的稳定、经济发展、外部竞争环境
机会的识别
新客户、新项目
新的发明、技术创新
新的人才引进
抓住国家宏观政策或法律法规

风险应对
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
风险接受;
风险降低;
风险。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风险接受
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
采取风险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方法时;
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
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风险的方法时;
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9的低风险。
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
采取风险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措施风险时;
风险
风险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
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得到明确;
应指派一名负责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采取的措施被有效的落实。
风险和机会的评审
品管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的机会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会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风险和机会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
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风险和机会评审的策划
风险和机会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方式重大调整时;
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
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他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
其他情况需要时。
风险和机会评审的实施
实施前的准备
在风险和机会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会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
风险和机会的实施
品管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会的评审,品管部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会的评审应形成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风险评估报告;
持续改进的机会;
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
本单位已获取你公司的公开文件,充分了解国家关于认证认可的法律法规及你公司的认证要求,自愿向你公司提出认证申请,并承诺始终遵守有关认证、认证标志使用、认证信息变更通报等要求;按规定向你公司缴纳认证活动所需各项费用;在证书有效期内接受例行监督审核和国家对获证组织的监督抽查。
http://lsjsqd.b2b168.com